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漠化是发生面积仅次于沙漠化的荒漠化类型,已成为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治理与恢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治理技术层面,以1 159组简单专利族为数据基础,揭示国内石漠化治理技术类别分布和主要领域。在对专利进行简要计量分析以提供概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专利摘要内容,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方法将当前专利划分为石漠化判断、治理、产业经济3个大类,监测与评价、科研仪器、生物治理、工程治理、化学治理、综合治理、综合产业、农业和工业9个中类,更细分至雨水搜集净化等42个小类。根据专利数量认定的四大主要技术领域为:工程治理(8.63%)、水分利用(12.51%)、栽培种植(27.52%)、植物资源加工(9.67%),占总量的58.33%,专利领域分布相对集中。对主要技术领域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工程治理具体措施、集雨工具、植物、加工制品等的信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目前专利技术中的问题:石漠化地区特有的植物资源众多,但目前加工层次偏低,应在拓展加工类型、延长加工产业链条、发掘植物药用和日用价值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防止土壤漏失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生命基因技术亟待发展。分析可为全面认识国内石漠化治理技术提供专利视角的参照。  相似文献   
22.
总结十年经验,提高基金管理工作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和基金工作的基本方针、运行机制、功能与特点,回顾总结了地球科学部10年来的工作情况以及国家基金对稳定基础性研究队伍、支持有关研究工作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影响和作用,最后针对基金绩效评估、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工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从专利视角出发,对全球卤水镁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了分析,通过专利量的年度走势、区域分布、申请人分布、IPC分布、文本聚类、主题关联等信息,展示了百年卤水镁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概况;为了解近期卤水镁资源开发的状况,分析了近5年全球卤水镁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专利,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了卤水镁矿产资源研发的热点与态势。  相似文献   
24.
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数据,评估了《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进展情况。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等经济活动的影响,2008年~2011年期间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动态变化的趋势。从国别排放看,伞形国家的碳排放量自1990年始,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实现减排目标基本无望;欧盟国家整体完成了8%的减排目标,但各个国家完成情况不尽相同;经济转型国家减排幅度最大。通过能源利用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分析减排力度较大国家的排放轨迹,发现欧盟国家主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煤炭比重下降和天然气比重上升)和外贸转移排放实现排放强度的降低,而经济转型国家的排放变化主要缘于其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总体来看,缔约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利用方式基本稳定,能源利用强度与碳排放强度降低趋缓,在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下减排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25.
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项目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委托,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于1993年10 ̄12月通过走访科学家和有关部门以及通信联系等方式对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并编印了《中国科学家全球变化研究工作项目汇编(1985 ̄1993)》。1994年4 ̄5月,又进行了第二次补充调查。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中国全球变化立项研究情况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6.
跟踪国际研究走向深入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兼评《全球变化研究系列文集》张志强(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730000)当前,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增暖、臭氧耗减与平流层臭氧洞、森林植被锐减与物种大量灭绝、土地荒漠化、淡...  相似文献   
27.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综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全球变化研究是80年代兴起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迄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其目的是研究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即研究造成这些全球环境问题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当今日益显见的变化的意义,从而提出措施以减缓或适应全球变化的结果。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计划(HDP或HDGECP)组成。本文浓缩介绍了这三个计划及其核心计划的科学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期限、预期成果等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8.
 美洲国家间全球变化研究所(IAI)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国家间全球变化研究所(IAI)是国际上建立的三个政府间全球变化研究网络之一,于1991年正式提出。其主要目标是指定和推进该地区的全球变化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研究,加强科学与政府决策过程之间的联系。IAI已确定了七个研究重点。本文介绍了IAI的目标与原则、科学议程、结构、组织管理等。   相似文献   
29.
综述了石油和天然气形成构造动力学理论,其中包括构造挤压是有机质演化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构造挤压的最重要伴生效应-力化学作用促进了有机质演化、构造挤压对烃类运移和 烃类资源分布有重要影响等观点。还综述了油气藏勘探的地球动力方法,其中包括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可行性和具体任务以及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30.
黑河流域近两千年人—水—生态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流域历史时期的人—水—生态演变过程和规律,对其当前和未来的管理规划极为重要。通过梳理近几十年来有关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过去2 000年的水环境、人类活动、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耦合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发现单个方面的研究均已较为普遍和成熟,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数据,但是缺乏以流域为单元,从长时间尺度综合考虑人—水—生态相互作用,定量分析人—水—生态协同演化过程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一是应当着重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探索,对已有成果进一步挖掘并进行对比和校正,构建一套长时间序列的可靠的人类活动、水文和生态数据集;二是应当着重于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增加生态—水文系统与人类活动的互馈机制描述,刻画人—水—生态的协同演化过程,从而达到通过揭示流域过去2 000年的人—水—生态协同演化过程,为流域当前和未来的管理提供历史镜鉴,为国内外的其他类似流域提供参考。社会水文学的提出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流域人—水—生态演变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