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副溶血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tdh2和鳗弧菌外膜蛋白基因ompU进行融合,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并利用该融合基因构建二联DNA疫苗pEGFP.N1/tdh2-ompU。用DNA疫苗按10和50μg/尾的剂量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大菱鲆,对大菱鲆抵抗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和鳗弧菌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扎赉特旗和新疆黑油山油砂为研究对象,用溶剂洗涤法获得油砂中的砂样,然后分离出粒径小于50μm的微粒组分,分别用油水法、渗透法和压片法对各种微粒组分表面的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种微粒组分均显示疏水性,而相比扎赉特旗油砂微粒组分,黑油山油砂微粒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当微粒样品经过高温灼烧后,表面疏水性变为强亲水性,这是由微粒表面有机物质被燃烧所致.XPS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微粒表面的润湿性能是由微粒表面有机物质的吸附量所决定的.通常油润性油砂(微粒组分为疏水性)不能用水基提取法进行分离提取,而实验所研究的2种油砂属于油润性油砂,由于均从地表几米深处采取,经历长期风化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批量试验和水平砂柱试验,以Na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研究对象,对Ca2+含量影响微粒释放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不同浓度Ca2+存在情况下,混合溶液引起微粒释放的临界离子强度。研究结果表明:Ca2+不但不能引起微粒释放,而且对微粒释放过程具有明显而强烈的抑制作用,导致混合溶液引起微粒释放的浓度值急剧下降;Ca2+摩尔百分数为5%时,对应微粒释放的临界离子强度为0.02mol/L;Ca2+摩尔百分数为10%与20%时,对应微粒释放的临界离子强度分别为0.007mol/L与0.0005mol/L;Ca2+摩尔百分数为100%时,无微粒释放现象发生。上述临界离子强度值都远低于单一NaCl溶液引起微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值0.06±0.005mol/L,且混合溶液中Ca2+含量越高,发生微粒释放的临界离子强度值越低,这一现象进一步验证了Ca2+对微粒释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甘肃平凉钙基膨润土,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进行改性,研究了原土及其改性土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特性,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膨润土对亚甲基蓝吸附能力大小为:SDS-Bt > Bt > SDS-CPC-Bt > CPC-Bt,其吸附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活化能较小.在298~353 K范围内,吸附反应为自发过程,表现为物理吸附,且亚甲基蓝在SDS-Bt、Bt和SDS-CPC-Bt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在CPC-Bt上的吸附则符合Tempkin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5.
钴负载凹凸棒石基复合吸附脱硫剂脱除S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甘肃产凹凸棒石(ATTP)为基体,辅以活性氧化铝、成型刺等成分,经造粒后附载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制得了一种新型复合吸附脱硫剂Co3O4-AlO3/ATTP.通过对该物质的动态脱硫实验,研究发现ATTP含量、焙烧温度、脱硫剂含水率及过渡金属浸渍液浓度对SO2脱除性能均有影响,当ATTP含量为60%~70%,焙烧温度为600℃,Co(N03)z浸渍液浓度为20%左右,且脱硫荆的含水率达到15%~30%时,该复合吸附脱硫剂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催化脱硫能力,其硫客可高达19.74%,脱硫效果优于CuO-γ-Al2O3/ATTP脱硫剂和CuO/γ-Al2O3脱硫荆.  相似文献   
16.
含水介质中粘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渗流试验和批量试验,对多孔介质水敏感性发生过程中颗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动力条件也能导致颗粒释放的发生,但是释放量很小;当 NaCl 溶液浓度达到0.06mol/L 左右时,开始发生明显的颗粒释放现象,而其临界盐浓度并非是个单一值,可以确定为一个范围,即(0.06±0.005) mol/L;当NaCl溶液浓度为0.03mol/L时,颗粒释放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电解液作为电池中离子运输的载体,对电池的综合性能如阻抗、容量、循环寿命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电池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时,电解液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造成电池的高阻抗、低容量,进而影响电池的长循环过程。在优化电池性能的诸多方法中,使用添加剂作为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应用于电解液中的部分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能够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达到优化电解液的目的。在诸多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中,用来改进电池性能的含硼添加剂被广泛报道。主要综述了锂盐型、硼酸酯类和硼基杂环类这三种锂离子电池硼基电解液添加剂,分别阐述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正负极成膜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电池的影响。最后对电解液添加剂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阳离子引起微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平渗流试验,以NaCl,KCl,LiCl,NH4Cl,CaCl2和MgCl2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不同阳离子引起微粒释放、导致多孔介质水敏感性发生的临界盐浓度值(CSC)。研究结果表明:临界盐浓度不是一个单一的浓度值,而是一个范围,其中一价阳离子Na+、K+、Li+和NH4+溶液的临界盐浓度分别为0.06±0.005、0.05±0.005、0.05±0.005和0.01±0.005mol/L;在二价阳离子中,Mg2+能引起极其轻微的微粒释放,但是没有明显的临界值,Ca2+不但不能引起微粒释放,而且有强烈地抑制微粒释放的作用,可以认为二价阳离子没有明显的临界盐浓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甘肃平凉产钙基天然膨润土进行不同钠化试剂、反应时间,反应介质、温度等条件的钠化工艺研究,得出最佳钠化合成工艺,并制得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改性膨润土.研究该有机改性膨润土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分散性结果表明,插层剂CPC已进入膨润土的片层同.使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层间距由1.04 nm增加到2.11nm,热失重率达17%,新型有机改性膨润土在有机介质中表现出很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0.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8621.4基因组中扩增出1种细胞复苏促进因子家族的糖蛋白酶(Glycoprotease,Gcp)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其含有完整的gcp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2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核酸序列与副溶血弧菌糖蛋白酶家族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100%.其氨基酸序列与哈维氏弧菌HY01、弧菌Ex25、溶珊瑚弧菌、拟态弧菌和杀鲑弧菌LFI1238等糖蛋白酶的序列相似性为67%~92%.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诱导表达,用Ni琼脂糖亲和柱层析纯化的蛋白为单一条带,利用纯化的Gcp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抗体,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正常生长及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诱导过程中的副溶血弧菌细胞内表达的Gcp蛋白为1条带,分子量约为27 kDa,而在VBNC状态的菌体中检测到2条蛋白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海洋弧菌活VBNC的形成和复苏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