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N维空间中带阻尼项的欧拉-泊松方程组的径向对称解的爆破.当方程组非奇异的经典解(ρ,u)在[0,R]上有紧支集(R>0是正常数),且初始速度u满足一定的初值条件,借助积分法,其径向对称解会在有限时间内爆破.  相似文献   
22.
Erdas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大学为例,进行三维景观的研究,三维建模主要分为2个方面,建筑物的建模和地形的建模.首先是利用3DSMax进行校园的建筑物初步的建立,完成建筑的框架构造,然后在Erdas Image中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面模型建立,最后将建立好的模型和影像进行匹配,完成三维建模,实现对空间信息查询的基本操作,并说明建模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23.
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期对沉积物磷形态及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模拟湖泊系统构建了“沉积物-水-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系统,研究了在苦草生长期沉积物、水和苦草三相中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苦草在生长期,能显著降低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沉积物总磷(TP)、NaOH提取磷(NaOH-P)、HCl提取磷(HCl-P)、无机磷(IP)和有机磷(OP)含量分别降低了...  相似文献   
24.
贺根山蛇绿岩(套)中发育有气孔杏仁状玄武岩,为蛇绿岩套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锆石U-Pb测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395.9 Ma±3.0 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贺根山蛇绿岩(套)形成时代为中泥盆世—早石炭世。玄武岩为亚碱性系列,具有LREE亏损、类似N-MORB的稀土配分模式,同时具备大洋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特征,认为贺根山蛇绿岩(套)应形成于弧后盆地;通过与现代典型Mariana洋内弧后盆地和Okinawa陆缘弧后盆地的玄武岩以及同属中亚造山带的新疆库尔提洋内弧后盆地蛇绿岩对比,发现贺根山玄武岩同Mariana玄武岩和库尔提蛇绿岩更加类似,由此认为贺根山蛇绿岩(套)很可能形成于洋内弧后盆地环境,而非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25.
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湖泊碳埋藏速率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埋藏了大量碳,是个不容忽视的碳汇[1-11],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全球平均温度增加1~2℃的情景下,湖泊沉积物碳埋藏潜力将如何变化值得关注[1].了解和重建我国不同区域过去类似增温幅度下(如全新世大暖期,6kaB.P.)的湖泊碳埋藏情况及其时空分布,可作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碳汇潜力影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6.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NaCl在混合溶剂(1,2-丙二醇和水)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浓度的关系,并计算了NaCl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对其相对偏摩尔性质的某些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7.
中国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比例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成忠  林振山 《地理学报》2009,64(12):1523-153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中国1995-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的各构成组分.运用统计-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各组分构成比例变化的普适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1995.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以能源足迹和耕地足迹为主,耕地、林地、建设等足迹比例在波动中不断下降,草地、水域足迹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能源足迹比例不断增加;人均生物承载力构成以耕地为主.林地、建设、水域承载力比例相差不多,草地承载力比例最小,其中耕地、草地承载力比例不断增加,林地、水域、建设等承载力比例不断下降,且变化幅度均很小.②2007-2015年,耕地、林地足迹比例继续下降,草地、水域、能源足迹比例将逐渐上升,建设足迹比例将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出现增加趋势,耕地、林地、草地等承载力比例将不断增加,其中耕地、林地承载力比例增加幅度很小.草地承载力比例相对增幅较大;水域、建设承载力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文章还探讨了可能导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比例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较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70年代,CT等现代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设备相继问世;1979年中国引进第一台全身CT扫描仪。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多层螺旋CT机的临床应用。目前,在中国新近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郭俊渊教授任名誉主编,唐秉航主任医师主编,戴建平教授作序的专著《多层螺旋CT原理和临床应用》面世,实为非常及时和可贵。  相似文献   
29.
利用湿渣法,研究了25℃时NaCl-NH4Cl-H2O三元水盐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测出了NaCl和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在25℃时的相图存在6个区域,即:纯NH4Cl结晶区;纯NaCl结晶区;以NH4Cl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以NaCl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以NH4Cl为主的固溶体和以NaCl为主的固溶体共同结晶区以及不饱和溶液区。  相似文献   
30.
湿地研究文献是反映湿地科学研究水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晴雨表,对于把握湿地研究成果、追踪湿地研究热点、完善湿地研究理论、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科学协调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借鉴意义.以1992~2008年中国国内相关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a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CI)期刊发表的496篇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及其他数学统计方法,从论文数量特征、研究力量分布、研究区域分布、基金项目资助、研究主题分类、研究方法比较、研究热点追踪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归类统计分析,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的研究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外湿地研究的最新动向,展望其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结果发现,自1992年来,论文数量在波动中不断增加,沿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是中国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的主要力量,注明项目资助论文占总文献量80.4%,较为广泛的研究主题和变化的发展脉络反映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多元化、系统化与综合集成的新特点及多主题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实验、调查、遥感技术等是较多研究主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主要有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生物及多样性、湿地评价恢复重建及补偿、湿地水资源及水文过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