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3篇
  免费   2141篇
  国内免费   5586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76篇
地质学   14022篇
海洋学   477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642篇
  2018年   557篇
  2017年   861篇
  2016年   896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1106篇
  2012年   1187篇
  2011年   1012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胶东地区是山东省金矿集中区,焦家成矿带为胶东地区7条金矿化带之一。赋存于该带的莱州市马塘金矿区-990 m标高以浅累计探明资源储量140 t。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的探讨,指出了马塘金矿深部-990 m标高以深的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从东平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历史、资源保有现状、勘查开发及矿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问题。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矿产资源衰竭和矿山生态环境恶化,使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993.
高翠芬 《山东地质》2010,(10):44-47
该文选择野外快速测金的2种方法:氢醌容量法和目视比色法,从原理、试样分析、富集方法、吸附机理、解脱方式、试剂及分析手续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着重对氢醌容量法作研究和完善工作。针对通过比对实验,确立分析测试条件,选择确定了快速、简便、经济的测试流程,并应用于样品测试,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994.
遥感软件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地理信息软件有强大的矢量功能;由于遥感软件以国外进口软件为主,与国内常用的地理信息基础不适应。通过对遥感影像专题图的制作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遥感软件和国产地理信息软件不匹配的问题,为各类遥感专题图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华南地区早古生代沉积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构造角度上,现今的华南地区可以分为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从成冰纪(南华纪)开始,由于受基底性质和构造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华南地区的沉积演化出现了分异,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充填序列。总体上讲,扬子地块主体属于克拉通盆地,其多数时期为陆表海和局限浅海环境,构建了稳定的碳酸盐台地沉积和广泛分布的黑页岩沉积;而华夏地块处于构造活动环境,早期火山活动强烈,属于裂陷盆地,未形成统一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以陆源碎屑沉积充填为主体。两者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序列决定了两个地区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差异:扬子地块具有丰富的烃源岩、良好的储集层以及封盖层的先天条件,而华夏地块没有较好的生油层和储集层。因此,在针对以早古生代地层为目的层的油气勘探工作部署时,应优先集中在扬子地块区。  相似文献   
996.
华北陆块南缘、西南缘广泛分布的罗圈组及其相应地层多被认为是新元古代末期冰川沉积。山西南部芮城水峪剖面位于华北南缘罗圈组出露范围的最北端,罗圈组受下伏蓟县系龙家园组白云岩风化面形态控制,横向岩性变化剧烈,分别由准原地堆积的风化角砾岩、紫红色含砾泥岩及一套特殊的"含砾砂质鲕粒白云岩"组成,均为温暖气候下海侵或海侵改造产物,与冰川作用无关。"含砾砂质鲕粒白云岩"在华北南缘罗圈组中尚属首次发现,具有明显的指相意义。该地区罗圈组海侵沉积物的存在,可能表明华北南缘罗圈组在各地区存在沉积环境乃至地层时代的巨大差异,不能简单以某一冰期的"冰碛岩"笼统看待。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黔南坳陷和桂中坳陷的地层对比和分析,识别出了8种层序界面标志,共划分两个超(二级)层序SS1和SS2,并讨论了各体系域特征。在层序格架中对研究区内的储集体类型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礁(滩)储集体、白云岩储集体和缝洞型储集体等3种类型。对层序格架中储集体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总结归纳:有利的储集体主要有TST礁滩灰岩储集体、HST礁滩灰岩、白云岩储集体。  相似文献   
998.
经过在测区进行双频中梯测量,圈定了4个激电异常,综合测区岩石的电性、物性特征,对异常进行了推断和解释。根据所测量的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结果分析,双频激电法完适应于云南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并能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作用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火山响应,它显示了系统的时、空变化。随着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从~65 Ma的接触-碰撞(即"软碰撞")转变到~45 Ma的全面碰撞(即"硬碰撞"),火山作用也逐渐从钠质+钾质变为钾质-超钾质+埃达克质。65~40 Ma的钾质和钠质熔岩主要分布于藏南的拉萨地块,少量分布于藏中的羌塘地块。从45~26 Ma,在藏中的羌塘地块中广泛发育钾质-超钾质熔岩和少量埃达克岩。随后的碰撞后火山作用向南迁移,在拉萨地块中产生~26~10 Ma间的同时代超钾质和埃达克质熔岩。尔后,从~18 Ma始,钾质和少量埃达克质火山作用重新向北,在西羌塘和松潘-甘孜地块中呈广泛和半连续状分布。此种时-空变异对形成青藏高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约束。该过程包括:已消减的新特提斯大洋板片的回转、断离及随后增厚拉萨岩石圈根的去根作用,及因此而造成的印度岩石圈向北下插。青藏高原的隆升是自南向北穿时发生的。高原南部被创建于渐新世晚期,并保持至今;直到中新世中期,由于下插印度岩石圈的持续向北推挤,西羌塘和松潘-甘孜岩石圈的下部开始塌陷和拆离,高原北部才达到其现今的高度和规模。  相似文献   
1000.
苏普特片麻岩为含堇青石、矽线石及红柱石等变质矿物的眼球状、条纹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二云母片麻岩等。其SiO2含量为63.12%~68.34%,Al2O3为13.64%~15.91%,TiO2为0.538%~0.772%,TFe2O3为6%左右,MgO含量较高,多数样品为3%左右。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判断,原岩为泥质岩、砂岩等沉积岩。苏普特片麻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155.21×10-6~271.93×10-6,轻稀土元素富集,具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在以北美页岩(NASC)标准化的稀土配分型式图上具有较平缓的配分曲线,无明显的Ce、Eu异常。依据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原岩的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苏普特片麻岩中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特征,其U-Pb SHRIMP年龄为282 Ma,可能代表了早二叠世的一次构造-岩浆-混合岩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