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三峡大坝下游溶解氧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三峡工程坝区水域实测数据,分析了水库蓄水以后大坝上、下游断面溶解氧浓度和溶解氧饱和度的变化特性,探讨了水位、流量因素对大坝下游水体溶解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坝身孔口过流水体大量掺气后进入下游河道导致下游水体溶解氧浓度和饱和度显著增加,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由于电站过流基本不改变水体溶解氧量,在电站和坝身孔口同时过流时,两种水体掺混后,下游溶解氧量主要受流量比的影响。此外,下游溶解氧量随流量的增加和下游水位的升高而增大。过坝总流量超过35 000 m3/s,下游水位超过68 m以及坝身孔口过流流量占总流量的绝大部分时,需特别重视溶解氧超饱和现象对水生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地理教学》2008,(10):45-45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8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表明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三峡工程将进一步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3.
利用2001~2015年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结合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情况,采用Atkinson方法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征,得到不同蓄水阶段、不同库段的非弹性衰减结果。结果显示,Q值与频率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各频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3个库段在不同蓄水阶段均具有较小的Q0值和中等的η值,表明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构造复杂,且介质的均匀程度较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大,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稳定;巴东高桥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小,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强烈;泄滩地区随着水位的升高,Q0值增大,表明该地区介质均匀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4.
《探矿工程》2009,(1):61-61
新华社消息 从1月14日召开的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获悉,经过16年建设,三峡工程将在2009年全面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并着手开展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全力推进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各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45.
观点     
《地球》2013,(7)
正中国气象局: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小面对近十年来全球普遍出现的极端气候状况,国际上出现了不少对于大型人造工程的质疑。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7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的"三峡工程气候效应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SPM)"认为,三峡水库对附近的气候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明显的范围不超过20公里。全球气候变化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46.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水库排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排沙比问题,在深入研究三峡水库不同蓄水运用阶段水库排沙效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各年年内蓄水排沙过程,系统地分析水库排沙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库区河道特性、入库水沙条件以及坝前水位的高低是水库排沙比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003年6月~2010年12月,水库排沙比为26.1%。水库排沙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排沙比为29.0%。尤其是在洪峰期间,库区水流流速较大,水流挟沙能力强,进入水库的泥沙大部分能输移到坝前,水库排沙比较大,当入库流量大于30000m3/s时,水库最大排沙比可达81.0%。此外,随着汛期坝前水位的抬高,水库排沙效果有所减弱,尤其是粗颗粒泥沙的多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库排沙效果,水流的挟沙能力随着水流流速的减小而减小,粗颗粒泥沙的排沙比随之发生较全沙更为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47.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这些都是中国百姓十分熟悉的名字。他们是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们在任时的一言一行,曾关乎国家走向。他们卸任之后在做什么?他们的近况如何?爱好什么?是否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隐生活?是否也像平常老人那样含饴弄孙、怡然自得?本文收集了国内重要媒体对他们的相关报道,并采访了若干接近他们的人士,以求部分呈现他们寻常而又不寻常的卸任生活。遗憾的是,尉健行的相关信息较为匮乏,此次只能付之阙如了。  相似文献   
48.
今日资讯     
五部门专项清理收费公路从6月20开始,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主要围绕公路的超期收费、通行费标准过高以及不合理的收费三个方面进行。坚决撤销收费期满  相似文献   
49.
乐吧     
《地图》2011,(4):144-144
从1919年孙中山先生撰文提议修建三峡大坝算起.三峡工程的规划、论证、决议.修建跨时将近一个世纪。“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此经天纬地的浩大工程肯定是利弊相间,  相似文献   
50.
本文提出了结合永久散射体和准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的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几何信息提取方案,利用2003~2008年获取的40景SAR影像量测并分析了三峡大坝运行时的稳定性问题及其周边区域的形变规律.我们发现在数据获取期间,三峡大坝左段的时效沉降基本停止,大坝形变受水位的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也有一定体现.该实验结果和已发表的该坝段形变监测结果十分吻合.在数据处理结果中我们还在大坝上游秭归县附近堤坝发现一处形变异常.研究结果表明了时间序列SAR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在大坝稳定性监测及坝区形变参数获取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