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约31对万km2)和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约3万km2)两个层次和范围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在构造分区及现今地应力地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进行地壳稳定性量化综合评价,然后结合地质分析,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结果为:库首区地壳稳定性总体系属相对较稳定一稳定状态,三斗坪坝址区属于相对稳定地块;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结果为:三斗坪坝址位于古老的花岗岩完整块体之上,属于相对稳定(Ⅰ)地块。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看,  相似文献   
72.
三峡工程至上游水库区间可能最大洪水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蓉玲  李心铭 《水文》1989,(6):14-23
为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本文根据三峡至上游拟建(至2030年)大中型水库区间(29万 km~2)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和暴雨洪水特性,并结合历史洪水资料丰富的特点,采用暴雨天气组合法和1870年洪水模拟放大法,估算了该区的可能最大降水,用“差值法”推求出可能最大洪水。结果表明,区间暴雨量占三峡以上总暴雨量的61~83%;区间可能最大洪峰流量为94000~100400m~3/S;三峡以上全流域产生可能最大洪水条件下,即使上游水库的防洪库容全用于削减三峡洪水,也只能减少洪峰流量19000m~3/S,从而显示出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不能被上游水库群所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73.
核磁共振找水仪(NMR)应用于滑坡地下水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本文以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赵树岭滑坡为例,说明利用NMR测试成果确定岩土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同时根据滑体含水量变化特征,进行滑坡的地下水含水层划分、滑动面确定,改进滑坡稳定性计算。利用NMR测试所测定的滑坡体地下水特征,进行赵树岭滑坡刚体极限平衡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特征对滑坡稳定影响很大,利用NMR可以更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滑坡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三峡工程二期基坑6kV配电网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供电的可靠性,并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支线路以下部分的电可靠性应与配电网络主干线的可靠性相匹配,以充分利用主干线的资源优势,有效地提高网络的电质量,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5.
76.
三峡水库区云阳县西城滑坡蠕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大型的岩质滑坡往往经历过长期的变形准备。云阳县西城滑坡就是这类滑坡的一个典型实例。西城滑坡是三峡工程库区一个大型滑坡,2001年被列入三峡工程库区四大滑坡之一进行了勘察。通过勘察,对滑坡结构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滑坡前缘滑床中鉴别出褶皱及顺层滑动带等完整的变形系统。本文对西城滑坡滑床及前缘发育的变形构造形态、空间分布、运动学与动力学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该变形系统与滑坡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滑坡前期经历了重力长期作用下的斜坡岩体蠕变。本研究对于认识三峡水库区一些县城区斜坡中存在的深厚层松散地质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失稳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千将坪滑坡是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到139m高程水位期间发生的特大型滑坡,也是三峡库区近年来发生的规模较大的滑坡,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滑体物质组成包括上部为残坡积粘土夹碎石和老滑坡堆积体、下部为沙镇溪组泥质粉砂岩两部分,沿基岩软层顺层下滑。根据滑动特征,可划分为顺层滑动、切层剪出以及滑覆堵江和过江反冲区三个区。本文重点研究了降雨、水库蓄水以及组合因素下滑坡稳定性变化特征。在蓄水前自然状态下,整体稳定系数K=1.18。未蓄水时暴雨状态下,稳定系数K=0.97,与蓄水前自然状态下比较,稳定系数降低20.9%;仅考虑蓄水而未降雨时,滑坡的稳定系数K=0.99,与蓄水前自然状态下比较,稳定系数降低18.3%;在蓄水到134m 强暴雨状态下,稳定系数K=0.93,与蓄水前自然状态下比较,稳定系数降低24.8%。反映了蓄水和降雨二者的组合对滑坡失稳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78.
三峡库区三斗坪大坝区及其周围地区在1994到1998年期间,由于大坝的施工地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在1990、1997和1998年获取的SPOT遥感图像上都有明显的记录,其中一些地面变化细节在分辨率10m的全波段(P)图像更为清楚。这里利用三种方法(高通滤波算法(HPF algorithm,Chavezet al.1991)、RWM—ARSIS方法(Ranchin and Wald,1999)和P+XS算法(Anonymous 1986))对三峡工程三斗坪大坝区的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图像(获取时闻为1990,1997和1998年,包括全波段P图像和多波段XS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在提取测区地面动态变化信息的同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数据融合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三峡工程三期、四期蓄水后,库岸稳定性将会发生变化。为确定蓄水后对兴山段库岸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在对兴山段库岸地质勘查的基础上,确定了兴山地区区域和库岸地质、水文条件特征。对各个库岸分段选取典型剖面,采用广义楔形体法对剖面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及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库岸虽然在自然状态下基本稳定,但安全储备不高。随着蓄水的进行,其稳定性将进一步降低,造成一定的危害。根据兴山段库岸特点,提出几点简单的库岸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80.
地质雷达在三峡工程施工阶段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工程施工阶段面临众多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和施工技术难题。寻找一种快捷、高分辨无损探测手段查明施工中出现的隐蔽的地质缺陷或质量问题,无疑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起到保证作用,采用地质雷达手段,探明了开挖过程中花岗岩体不均匀风化分布范围:圈定出较大断层及风化夹层的延伸范围和产状;并进行了专用高速公路质量检查等,文章结合三个实例介绍应用情况。经现场验证,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