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5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中国气象局网视频在线观看了中国气象局授予“崔广同志模范气象工作者称号”表彰会、“崔广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会,感触很深;在崔广同志平凡而漫长的奉献历程中、37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岁月里,他以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无私的奉献,成为辽宁省阜新市地方政府决策生产会议上必不可少的成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7,(5):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规划和研究计划、各国气象水文局最新科研成果及业务进展、国际会议和学术动态,以及中国相关研究业务单位与其他国家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及科技交流等信息。  相似文献   
53.
《气象软科学》2007,(2):221-225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研讨会于2007年5月24日在成都召开,新一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各省级机构主管气象软科学的领导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春乙代表秦大河理事长向新一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荣同志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54.
中国气象服务公众效用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善允  薛建军赵瑞 《气象软科学》2007,(3):5-13,F0002,F0003
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和设有政府气象主要机构的县开展了“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国17441份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是公众首选的气象信息;(2)84.1%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天气预报准确和基本准确;(3)公众平均每天收听(看)天气预报1.33次;(4)晚上和早晨是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的高峰期;(5)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6)超过98%的公众对当前气象服务持认可态度;(7)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的首选;(8)相对于中国2006年的气象服务水平,其在全国公众中产生的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5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5.
《气象科学》2007,27(6):F0003
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于2005年7月20日经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成立,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从事交通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与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2006年12月,中国气象局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在此成立“区域交通气象业务中心”,负责指导华东区域交通气象业务工作。研究所与交通部门长期合作,自行研制了可适应多种环境的AMW型交通气象自动监测站,主持编制了我国首个交通气象行业标准,建立了交通气象示范基地,研制了交通气象决策支援系统,参与了国内数十座大型桥梁的设计论证。为交通部门在提高交通安全系数、减少无效封路时间、提高运行效率等运营管理中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为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6.
2007年12月19日上午,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的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成立和挂牌仪式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会议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7.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F0003-F000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是中国气象局(原国家气象局)在“七五”期间批准建立的综合性试验基地,于1987年开始建设,地理坐标为35°33′E、104°35′N,海拔高度1874m,是全国唯一地处半干旱地区且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与齐全的干旱气象野外综合观测基地。  相似文献   
58.
苗百岭 《内蒙古气象》2007,(6):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云室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立项支持,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历经2年于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占气象局组织的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59.
《贵州气象》2007,31(6):F0002-F0002,F0003
2008年1月3-5日,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郑国光深入贵州气象部门调研慰问。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石宗源,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龙超云,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副省长禄智明等省领导对郑国光到黔调研慰问表示热忱欢迎,并先后与郑国光进行会谈。  相似文献   
60.
2006年12月24日,中国气象局发出《关于表彰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的决定》,授予59个“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气象局是其中之一。四子王旗气象局,成立于1959年1月1日,是国家基本站,从2006年1月改为国家一级站,担负着地面观测,24小时航空报、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防雹、测墒、生态监测等工作。现有职工11名,其中党员5名,工程师3名,助理工程师5名,大专毕业生占总人数的80%。2005年获“十五”期间全市气象工作先进集体奖,并获全国局务公开先进集体奖,同年获自治区气象局“神舟”五号、“神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