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1篇
  免费   1972篇
  国内免费   2714篇
测绘学   2067篇
大气科学   1956篇
地球物理   2351篇
地质学   5969篇
海洋学   2086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2365篇
自然地理   515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1619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1246篇
  2011年   1291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306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1180篇
  2004年   936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855篇
  2001年   740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5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中国东部中生代产铀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铀火山岩与非产铀火山岩存在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性差异;中国东部产铀火山洼地均形成于幔隆翼部重力高梯度带基底隆起构造环境,而火山洼地中铀的晚期主成矿作用,则以白垩纪拉张环境下贯入的中基性岩脉为先导,随后与之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92.
根据有关部门的资源统计和资源形势分析的资料,对有色金属矿产勘查、资源开发、矿产品流通与消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993.
994.
中国中纬度地带气候暖干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纬度中国,主要指35°N至50°N之间的半湿润至干旱荒漠地带,占中国面积的60%以上,自上世纪末小冰期结束以来,具有鲜明的波动性的增暖和变干趋势,特别是60年代以来更为剧烈。在其影响下,冰川与湖泊萎缩,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干旱频率和旱灾的严重性都在增加。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干旱化在近期可能还会继续。但如CO2及其它微量气体的温室效应导致下世纪升温2℃或更多.重现全新世暖期情景,则中纬度中国会变得湿润起来。而在气候剧变的过渡时期,水旱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995.
铜陵地区位于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具工业价值的金矿床多赋存于地洼期次一级构造以及它们的交汇处,这是本区构造控矿的特点。近矿围岩以地台型碳酸盐岩为主,矿体明显受地层层位控制。与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主要形成于地洼期(燕山早、中期)。岩体形成后叠加了成矿热液的多次活动。金的成矿作用及金矿床的形成,通常与含金丰度相对较高的地台构造层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们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可认为是矿源层(Source beds)。本区各主要矿床是以地洼型岩浆期后热液作用为主的多因复成层控含金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96.
湘东北长沙—平江断裂动力变质带的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沙—平江动力变质带是组成湘东北中生代地洼型拉伸构造型式的剥离断层带,其中的糜棱岩是大型韧性滑脱剪切作用的产物。文中重点阐述了糜棱岩的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表明该断裂带的动力变质作用与大规模的地洼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生成联系,这可能是地洼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7.
中国东部地壳地洼阶段的热塑性变形应力场有利于锡成矿。构造应力场对锡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成矿域的矿液运移势和能量场的控制。推导获得矿液运移势的计算公式:Vi=-(a·K_0/u)·[exp(σ_1-σ_2)]·(σ_1+σ_2),表明地壳构造应力场对成矿域矿液的运移和成矿部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笔者所提出的构造矿源层(前寒武系变质岩区)+燕山期岩体(岩浆岩或火山岩)+断裂交汇部位(构造扩容空间)的金银-多金属构造成矿的模式(或谓“三位一体”构造成矿模式),对中国主要金矿的构造成矿、成矿控矿系列(构造成矿区、构造成矿带、构造成矿田、矿床和矿体的成矿定位)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了具有前寒武系变质岩的地穹区及其边缘断裂带为金的构造成矿富集区,并指出了金矿构造成矿的有序性规律及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9.
浅议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吴正 《地理学报》1991,46(3):266-276
本文根据作者在我国沙漠地区的多年研究工作,对沙漠化的概念含义、我国沙漠化的成因和沙漠化现状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