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45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正>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服务发生质的飞跃,为人们生活与工作许多方面都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互联网上的地理信息保密问题被许多人忽视,泄密事情时有发生。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想通过一些通俗或浅显的文字来为大家解惑,消除某些认识误区,增加大家地理信息保密意识和提高保密能力。  相似文献   
402.
地理元数据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地理元数据的概念、类型、标准与应用模式,以吉林省农业信息网元数据系统为例,探讨了元数据技术系统的实现方法,并提出地理元数据库设计、元数据登录系统、检查系统和查询系统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03.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越来直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化,它将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人类社会将如何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我们将如何迎接挑战。本文入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04.
互联网是信息的最大和最广泛应用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的GIS开发平台是ArcEngine,数据库是SQLServer,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采用开源的天地图.  相似文献   
405.
基于互联网信息快速估计汶川地震有感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索和分析互联网上有关汶川地震的信息得出,汶川地震后3h为有感信息密集发布时段,信息总量为4 515条。分析信息的发布时间、地域和有感强度分布特征,对信息按照无感、有感和强有感进行分类,提取分布于199个地区的2 289条有感信息作为数据源进行有感范围的空间插值拟合处理。空间插值选用反距离权插值、径向基函数插值和克里格插值3种方法,通过对不同插值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克里格插值方法在一定的插值模型和参数下对有感范围的拟合效果与汶川地震实际影响范围基本吻合,尤其是强有感范围基本反映了地震灾区范围。该项研究为震后快速获取地震有感范围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地震灾害速判提供了动态修正依据,为地震应急提供第一时间的灾情信息。  相似文献   
406.
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区分布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 运用相关分析、Lorenz 曲线和区位 熵等方法, 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分布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认为: (1) 中国互联网发 展水平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2) 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差距较大。(3) 东部地 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拉大, 但全国各地区差异基本保持不变。(4) 东部地区互联网发 展速度加快, 中部地区发展缓慢, 西部地区步履艰难。(5) 互联网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反 映, 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7.
互联网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最新发展技术“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陈述了网络GIS的产生,分析了网络GIS结构模型,网络GIS当前研究的热点,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并对网络GIS的特点,功能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进一步的陈述。  相似文献   
408.
409.
介绍了超地图的概念,提出了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超地图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其定义,然后阐明地图关系和操作。最后,结合InternetGIS-GeoSurfV3.0介绍了此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410.
目前,县级气象局基本上都配备有2台以上的微型计算机,提高了气象工作的效率。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实时处理及报表制作均实现了微机化,Vist单收站、Mic系统平台的应用也是县级气象局微机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但县级气象局微机资源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就此谈一点个人感想。1利用微机进行本站历史气象资料的智能化管理  目前推广使用的《AHDM4.1》软件可以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气薄—1、气表—1和气表—21进行输入、计算、发报、审核及打印。但是,对于气表—1和气表—21,形成的结果性报表(即统计后的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