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309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41.
近60年来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北地区106个站点1951~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各站点的逐日、逐年ET0,并通过反距离插值得到逐年ET0及多年平均ET0网格数据,最后通过墨西哥帽小波变换、Mann-Kendall检验、REOF、倾向率等方法探讨了全区平均ET0及多年平均ET0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区平均ET0总体上表现较小幅度的增长趋势,其倾向率为3.89 mm/(10a),分别在1982、1953年取得最大、最小值;②在8-16年时间尺度上,全区平均ET0的周期振荡非常明显,期间经历了"少→多→少→多"4个循环交替过程,其中又以8~10年周期内的振荡最为强烈;③多年平均ET0在600~1160 mm之间,空间分异明显,其总体分布特征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等值线呈半环状;④从倾向率来看,ET0增加、减少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2.61%、26.39%,其中嫩江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倾向率为30.6 mm/(10 a),叶柏寿的下降趋势最明显,倾向率为-24.4 mm/(10 a)。  相似文献   
742.
李金玉 《地下水》2010,32(1):154-156
通过对2006年山西省文峪河试验站、汾西试验站、鼓水泉试验站、红旗试验站四个试验站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得出各自冬小麦的全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关系模型,对各站所在灌区科学灌溉、合理用水、工程规划、用水管理、水资源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43.
基于过程模型的河北平原冬小麦产量和蒸散量模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结合作物参数的遥感信息反演和气象要素的空间尺度扩展方法 ,建立以GIS背景数据库为支撑的冬小麦生长模型 ,研究河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量和蒸散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河北平原 1990年高产区主要集中在保定中南部、石家庄中部、邢台中部和邯郸东部的南北条带上 ,单产在 6 0 0 0~ 84 0 0kghm- 2 之间 ,廊坊东部、沧州大部分、衡水中部、邢台东部和西部太行山区等是低产区 ,单产低于 30 0 0kghm- 2 。总体而言 ,该地区实际产量与光温生产潜力对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冬小麦生长期 ,蒸散量主要在 30 0~ 5 0 0mm之间 ,水分利用效率低于2 0kghm- 2 mm- 1,其中小于 8kghm- 2 mm- 1的概率分布占 4 2 %左右。农业水资源不足 ,水分利用效率低 ,是该地区冬小麦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744.
模糊分类技术在作物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模糊分类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多时相ScanSAR的作物识别中。模糊分类技术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结合雷达图像的自身特点,将模糊分类技术与上下文处理相结合,是雷达图像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5.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采用≥0℃、≥10℃积温和<0℃负积温与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陇中旱作区<0℃负积温与冬小麦种植面积为显著正相关、与春小麦种植面积为显著负相关;≥0℃积温与河西灌溉区春小麦和陇东南旱作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为较显著负相关;≥10℃积温与河西和河东玉米种植面积为显著正相关.气候变暖使陇中冬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陇东南冬小麦和河西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夏秋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746.
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1,他引:37  
应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Priestley-Taylor公式、Makkink公式、Penman公式和FAO-24 Blaney-Criddle公式等5种方法计算了奈曼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对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enman公式和FAO-24 Blaney-Criddle公式得到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与FAO Penman-Monteith模型结果相近,Priestley-Taylor公式和Makkink公式的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导致不同模型计算偏差的原因是5种模型各自选用了不同的辐射项和动力项计算式。  相似文献   
747.
748.
亚洲象(Elephasmaximus)是尼泊尔特莱(Terai)低地保护区重要的大型动物之一,它们经常在保护区森林边界附近遇到人类及其生计支持活动。人象冲突一直是保护区附近人类居住区的主要问题之一,每年都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这一问题阻碍了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巴迪亚国家公园缓冲区人象冲突的原因,并评估人们对这种大型动物的感知。为此,在巴迪亚国家公园缓冲区内的三个市镇进行了结构化问卷调查。此外,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还对关键知情人士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93%的受访者在过去三年中曾遭遇大象的袭击。由于大象袭击,去年每个家庭平均损失了大约9690尼泊尔卢比。大象的攻击行为大多数发生在7月至9月,其次是10月至12月。这表明大象对作物的偏好是研究区大象发起攻击/袭击行为的主要原因。大象袭击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农田向森林的扩张而导致大象食物不足。90%的受访者对大象攻击的反应是驱赶它们(使用火或噪音);51%的受访者接受人象共存,他们认为大象具有生物学和经济价值;然而,还有41%的人拒绝与大象共存,因为大象对当地居民及其生计构成了威胁。人象冲突已对保护区管理...  相似文献   
749.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4~10月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王毅荣  王锡稳 《高原气象》2006,25(4):737-743
利用黄土高原区域40年的实测降水资料,研究了该区作物生长期(4~10月)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干年和湿年的降水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期降水在1985年左右发生突变,由历史上的多雨转为少雨;降水异常变化存在3~5年、8年左右和11~16年左右的振荡周期,3~5年的振荡周期更明显;干湿年降水存在明显差异,湿年比干年多40%以上;存在降水异常响应的敏感区,干旱在高原的东北部响应变幅大于其它地方,湿涝响应在高原的北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50.
语文修辞可锤炼语言,可再现形象。用在地理课堂上修辞方法是沟通师生感情,理解课文的桥梁。人是有感情的,需要贴切、浅显、活泼的语言,需要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将高气压分布图比喻一顶草帽,低气压分布图比喻一个水盆;海水运动和大气环流是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太阳辐射是开启这台热动力机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