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81.
针对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预测滤波方法.通过对AR模型数学表达式进行改写,然后引入反褶积代价函数,最后推导得到压制随机噪声的递归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单道压制随机噪声,保护了有效信号的细节部分,比基于常规最小二乘代价函数的滤波算法收敛更快.通过模拟和实际地震资料验证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压制低信噪比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干扰,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有效地震信号.  相似文献   
582.
面波是地震勘探中常见的一种相干干扰,它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地震记录的信噪比.由于面波和有效波具有相关性且面波的频带和有效波的频带总有重叠的部分,在时域或频域二者不能明显分开,因此在时域或频域采用切除法压制面波会造成子波畸变和有效信息的损失.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方向导数迹变换压制面波的新方法.文中推导了方向导数迹变换的反变换公式.地震记录的方向导数迹变换(Directional Derivative Trace Transform,DDTT)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主要体现面波,能量集中;另一部分主要体现反射有效波,能量相对分散.根据这两部分能确定压制面波的阈值,通过这一阈值在正变换中压制面波后,再通过反变换返回时-空域就可达到压制面波的目的.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处理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表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3.
广义S变换解决了标准S变换中基本小波形态固定的缺陷,在分析非平稳信号时能更好地刻画其时频特性。编写广义S变换的计算程序,并用它对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结果显示:广义S变换处理过的数据信噪比大大提高,可以为数据反演提供更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84.
利用SNR观测值进行GPS土壤湿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PS信噪比(SNR)观测值监测土壤湿度变化可克服传统手段破坏观测对象、数据难以同化、时空分辨率受限等缺点,但同时也存在测量区域不明确、卫星与波段选择缺少相应依据、多径延迟相位与土壤湿度之间相关性的定量数值描述函数与模型亟待建立等问题。本文通过引入菲涅尔反射区域,结合仿真和实测土壤湿度数据、GPS观测值开展对比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表明,采用SNR观测值能有效跟踪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最大有效测量范围约45m,利用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SNR多径延迟相位与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同时,选择高级卫星和记录L2C观测值,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5.
微震监测是直观评价压裂过程和压裂效果的有效手段.微震事件识别是微震监测的首要步骤.然而对于低信噪比微震监测数据,常规识别方法很难取得满意效果.基于微震事件在时频域中的稀疏性,本文提出利用Renyi熵值表示微震监测数据的时频稀疏程度,并以时频距离为约束条件,建立以低熵值的道数为判别阈值的目标函数.本文方法能在识别出微震事件的同时,恢复出较为清晰的微震事件.通过数值计算和对实际监测数据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对低信噪比的微震监测数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86.
厚黄土覆盖丘陵地区煤田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厚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区,表浅层黄土结构疏松、潜水位深、对地震波吸收强烈,是煤田地震勘探的一大难题。我队在介—平勘探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攻关研究,采用"两低一深,两大两多,一高及可控"的一套适合这类地区的采集技术和以静校正、叠前面波、线性干扰压制及叠后f-x域去噪为核心的低信噪比资料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在类似地区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87.
介绍对信号进行功率谱估计的方法,对差分结构的伸缩仪3个月试验数据信号进行的功率谱估计表明,差分式结构能明显增强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和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588.
杨云 《测绘科技》1996,(2):9-13
本文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文中给出了所用网络的结构及训练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89.
吴有信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87-89,97
在复杂的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及深部地震地质条件下,如何获得满足复杂地震勘探解释所需资料,有效地在资料采集费用和资料质量间作出优化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根据三维地震勘探面元叠加理论提出的可变线元采集技术,通过合理的布置激发点与接收点的位置,使得CMP点均匀分布在一个标准线元内.线元具有可分性,在不改变观测系统的前提下,可把标准线元调整到大小合适的尺寸,以便能够在增加覆盖次数和提高分辨率之间做出优化选择,为资料处理拓展空间,为资料解释提供多种不同覆盖次数的地震时间剖面.  相似文献   
590.
基于小波变换的改进阈值函数自适应去噪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多分辨分析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3],用一种改进的阈值函数和自适应阈值选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硬阈值法不连续性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该方法能自动跟踪噪声,不同尺度自适应采用不同的阈值,可有效去除每一尺度上的噪声,保留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仿真实验和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明显,可在各类消除随机噪声的信号处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