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6篇
  免费   1106篇
  国内免费   858篇
测绘学   4431篇
大气科学   1207篇
地球物理   987篇
地质学   3024篇
海洋学   955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272篇
自然地理   61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针对陡岸水库岸坡度大、地形狭窄复杂、植被覆盖度高、水文泥沙监测精度要求高,且传统人工走测难度大、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移动背包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观测方法,并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典型河段为例,开展了移动背包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应用试验研究。定性定量成果表明,移动背包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平面中误差为0.024 m,高程中误差为0.044 m,相对面积较差为0.24%,精度符合技术要求,较人工走测工作效率提高3.75倍,十分适用于陡岸水库监测。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主要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活栖息的亚洲象群一路北上进行了夜间位置监测方案的设计及实践研究。首先,明确了方案的监测需求,包括夜间象群识别、实时动态位置更新、迁移路线绘制、路线及安全研判等;其次,介绍了方案的软硬件选型,主要以无人机结合红外相机为主;然后,讨论了方案设计,包括悬停高度、飞行设计、监测点衔接、识别、测量及交接等操作;最后,通过实践及结果分析得出,采用无人机结合红外相机的夜间位置监测方案,能有效实时识别亚洲象群,及时更新位置,绘制路线,提前预判象群行进路线,为象群迁徙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介绍了长江新生洲洲头坝体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变形监测方法。通过对坝体的变形观测网多次资料的平差计算,对坝体的稳定性进行稳定性分析。监测测量结果分析说明:坝体在水平方向位移相对稳定,垂直位移是因现场施工造成沉降引起的。提出了新生洲洲头坝体安全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决“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监测过程中的标准规范不统一、平台多源、数据共享交换难以及分析结果冲突等问题,迫切需要搭建一套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精细化、动态化以及智能化监测管理。本文利用GIS、GPS、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结合当前流行的微服务架构,梳理了自然资源从调查、规划实施、开发利用到保护修复的全周期监测体系,构建了自然资源监测大数据库,开发了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利用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小区域范围内的沉降进行监测时,不同的裁剪尺度会对沉降精度产生影响。本文分别选取山区和平地的SAR数据,利用不同尺度的窗口对数据进行裁剪,采用D-InSAR技术分别获取沉降结果,对沉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小区域范围内,山区SAR数据的裁剪尺度为3300×3300像元时为最佳,平地SAR数据的裁剪尺度为3800×3800像元时为最佳。该研究结果对利用InSAR进行小区域沉降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黄土地基浸水后的湿陷变形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但以往研究对深厚黄土地基土浸水过程的湿陷特性及其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不够充分。以中兰铁路兰州新区南站某场地为例,开展现场浸水试验,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表位移及地基深层湿陷变形进行监测,同时埋设土压力盒,对浸水湿陷过程中地基土的竖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复种指数是进行粮食估产、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农业生态系统模拟等的关键参数,及时、准确地提取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安全、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研究中,复种指数主要来源于地面统计数据。使用统计数据来计算复种指数虽然过程简单,但是计算结果存在信息滞后、无法体现统计单元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精度低等不足。遥感技术因具有大范围、高时效、低成本等优点而被用于耕地复种指数监测,已有学者对耕地复种指数的遥感监测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以复种指数遥感提取的关键环节为主线,对1997—202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梳理了已有研究中的监测方法、高质量时间序列遥感数据获取方法及提取结果精度验证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侧重点:① 开展已有监测方法的对比和分析;② 加强地形复杂地区、小农尺度的监测力度;③ 提高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及处理效率;④ 对提取结果进行多尺度验证。  相似文献   
998.
利用空间数据访问技术,基于Flex框架、ArcGIS Server技术、组件式GIS开发技术等,开发了数据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预测大面积山火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的影响,为电力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99.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审核、审批、执法监察等大量具体繁杂的工作任务。工作强度高,业务信息数据量大、种类多、来源广、结构复杂。加强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可大大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3月12日在温州召开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张国斌副厅长、张志勋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厅信息中心负责人、各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局长、信息中心主任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一年来各市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回顾总结了2013年全省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了2014年工作任务;重点研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六网”行动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观看考察了温州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建设的现场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