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9篇
  免费   1139篇
  国内免费   873篇
测绘学   517篇
大气科学   1552篇
地球物理   1449篇
地质学   1668篇
海洋学   425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4年   7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用斜交模态方案分析了7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遥相关结构,得到了一系列遥相关型,与同期1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的遥相关结构分析结果上比较,其收敛速度慢,主要遥相关联系弱,且所在位置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2.
153.
台湾锋前暖区一次积云对流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业荣  罗会邦 《气象学报》1997,55(2):249-250
用TAMEX中尺度试验加密观测资料,研究影响台湾地区的一次梅雨锋前暖区强对流过程,利用积云群整体诊断模式,对积云对流物理过程以及云中参数进行估算,结果给出锋前对流云团与环境场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54.
杨佑洪 《四川气象》1997,17(4):24-26
夏季盆地5—9月总降雨量经EOF(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第一特征向量反映盆地东西部的差异.分析了该类雨型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及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关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提出了一种该类雨型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5.
暴雨预报是中期天气预报中的难点。由于较强的暴雨可以造成大范围的严重洪水灾害.因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根据“三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高低空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与产生大暴雨的关系.采用完全预报方法的思路,首先对辽宁大暴雨过程有利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客观分析,选择物理意义明确的定量预报因子.然后利用T63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了暴雨中期诊断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6.
157.
本文在分析了岩体系统的结构性和水力学特征后,提出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数学模型的机理分析,混合分析及系统辨识建模方法,运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集中参数模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机理分析和混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双场耦合及与温度场三场耦合的连续介质分布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158.
李忠  周海民 《沉积学报》1997,15(A12):114-119
成岩场分析对区域储层预测和评价具有快速,有效的掼作用。南堡凹陷下第三系由于高柳断裂而分割成两个二级断块。断裂上升盘具有二次埋藏和相应的二次无机-有机成岩过程,发育中深部异常高压,同时局部存在大气水明显的淡化改造;下降盘则以持续深埋藏为特征,具存在深部热流体活动和异常高压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9.
160.
强度折减法在评价边坡稳定性时不需要假设和搜索临界滑裂面,相对于其它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失稳判据尚无明 确标准。滑移线场理论(SLFT) 可以计算得到的极限状态下的边坡坡面曲线(简称极限坡面曲线),已有研究表明极限坡 面曲线与边坡坡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判断边坡稳定性。基于该结论提出一种边坡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不同折减系数计 算得到不同的强度参数,因此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得到的极限坡面曲线将发生变化,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坡面在坡底相离 时,判断边坡为稳定状态;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坡面相交于坡脚时,判断边坡为极限平衡状态;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 坡面相交时,判断边坡为失稳状态。对标准边坡考题的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失稳判据收敛性较好,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 标准答案和已有失稳判据分析结论相差较小;传统失稳判据收敛指标的确定没有明确标准,当位移突变曲线光滑时很难找 到突变点,很难准确计算对应的安全系数,更重要的是传统失稳判据判断边坡极限状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提出 的失稳判据可以实现失稳判据的客观标准化;确定的临界滑裂面形状以及在边坡中的位置都与标准答案基本一致,提出的 失稳判据适用于强度折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