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91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4,15(2):268-268
叶守泽教授逝世一周年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叶守泽教授于1920年7月11日生于广西省桂林市。194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46-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密执安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是年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教授。1952年根据全国院系调整规划调任武汉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1954年调入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处处长、副院长。2000年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与武汉大学合并,叶先生继续在武汉大学任教,直至2002年9月逝世。叶守泽教授从事水文高等教育50余年,桃李满天下,为我国水文高等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文专业的创建者之一。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边界是参考椭球面的Laplace方程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求解,在O(ε4·T)精 度下给出了参考椭球界面上扰动重力位Dirichlet外问题的积分解式. 该结果理论上优于目 前常用的球近似下的积分解式,从而为研究物理大地测量中边值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侯树桓  桑海清 《矿床地质》2004,23(4):502-508
在六批叶沟金矿石中,精选出与金矿物同期生成的绢云母作为样品,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获得8个一致相连的平坦型绢云母年龄谱,tp=(190.28±0.30) Ma,氩同位素计算得等时线年龄为(189.98±0.58) Ma,两者完全吻合.等时线截距为(296.9±10.0) Ma,与大气氩的该值(295.5 Ma)相比较,两者完全吻合,表明该样品出自未受明显后期热力作用影响的非扰动体系.锁定六批叶沟金矿床主要成矿年龄为190 Ma左右,属早侏罗世的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34.
王建其  柳小明 《岩矿测试》2016,35(2):145-151
以28个不同类型岩石标样作外标,用玻璃熔片法制样,采用经验系数法进行基体校正,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不同类型岩石中硅铝钙镁等10种主量元素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被用于参与GeoPT分析测试能力验证,15年来分析了23个不同类型的岩石验证样品。经验证该方法对SiO_2、Al_2O_3、K_2O和CaO具有非常好的分析效果(所有测定结果的|Z|2);对于MgO、MnO、TiO_2和Na_2O四个元素,尽管各有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的|Z|2,这主要是样品与标样的基体差异较大造成了低含量样品测定结果超差,但依然可获得好的分析效果;当TFe_2O_31.0%,P_2O_5含量在0.08%~0.80%区间时,分析结果的|Z|2,满足分析期望。总体上所建立的XRF分析方法稳定,可满足应用地球化学实验室测试不同类型岩石中10种主量元素的分析期望。  相似文献   
35.
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茨康类植物化石,通过对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研究,认定为石拐茨康叶(Czekanowskia(Vachrameevia)shiguaiensis)。对比当前化石及其现存最近对应种(the nearest living equivalent species)—Ginkgo biloba L.的气孔比率,得到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为1.55×10~(-3),数值接近GEOCARBⅢ碳平衡模型的拟合曲线,表明茨康叶属植物也是恢复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的良好材料。同时,通过角质层特征进行古环境重建,结果表明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时期气候较为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36.
利用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纯叶蛇纹岩在100~400MPa围压、25~700℃温度和10-5~1.5×10-6s-1应变速率下进行了三轴压缩变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蛇纹石在低压条件下表现为脆性破裂,高压或脱水条件下表现为半脆性破裂。随着温度的增加,叶蛇纹石的强度显示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脱水条件下,温度的增加可导致叶蛇纹石强度大幅度地降低,而且此时预热时间对强度的影响比未发生脱水时更加显著。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对比发现,围压在室温下的增加导致叶蛇纹岩强度增加;但在高温下围压的增加导致试样强度整体上降低,这很可能是试样内聚力的局部损失与韧性增强引起的。围压和温度的升高,以及断层面上流体的增加很可能会增加破裂面的韧性,从而减小摩擦系数。此外,叶蛇纹石并非以往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具有极低的强度,其强度要比低温蛇纹石(如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的大得多,即便在高温(大约600℃)下差应力大于约600MPa和中-低温(≤400℃)下差应力大于约1000MPa时仍没有表现出明显屈服的迹象。在脱水条件下,蛇纹岩并没有发生脱水致脆,相反脱水使得试样的断裂行为变得更加温和些。因此,俯冲带蛇纹岩脱水更可能诱发其周围更加脆性的岩石发生地震而不是脱水的蛇纹岩本身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37.
三叠纪火山-沉积岩是南澜沧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缺乏可靠的生物地层学研究.首次报道了该地区忙怀组叶肢介化石,包括3个种和1个未定种:Euestheria minuta、Euestheria yipinglangensis、Euestheria dazuensis和Euestheria sp..对保存较好的叶肢介个体进行了8个特征参数的测量,并对叶肢介化石进行了定量和半定量描述.将获得的壳体长度和宽度进行压轴回归(RMA)线性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简单线性测量数据主成分分析和壳体轮廓傅里叶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E.minuta、E. sp.、E.yipinglangensis和E.dazuensis有较大程度的种内变化.结合化石组合和同位素测年结果,认为南澜沧江带忙怀组上部时代已延伸至中三叠世拉丁期.   相似文献   
38.
新疆塔什库尔干铁矿带是我国西部地区新近发现的重要富铁矿带.叶里克铁矿是该成矿带大型铁矿床之一,对该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通过对叶里克铁矿开展矿床地质研究与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产于布伦阔勒变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稠密浸染状或块状富矿体中磁铁矿主要有两种产出形式:与硬石膏或与方解石共生.这两类磁铁矿中多数微量元素含量较均一,如Mg(119×10-6~313×10-6)、Al(692×10-6~1 034×10-6)、Ti(540×10-6~840×10-6)、V(3 340×10-6~3 971×10-6)、Mn(950×10-6~1 160×10-6)、Co(4×10-6~5×10-6)、Ni(52×10-6~64×10-6)、Zn(84×10-6~143×10-6)、以及Ga(26×10-6~31×10-6),并与高温热液中磁铁矿类似;磁铁矿Al、Ti、V含量高,Ni/Cr比高以及Ti/V比低揭示出其形成于相对还原、富Al、Ti的海底高温热液体系且沉积环境稳定.(Al+Mn)-(Ti+V)特征指示其形成温度在300~500 ℃之间.与硬石膏共生的磁铁矿比与方解石共生的磁铁矿具有相对高的Ti(前者平均690×10-6,后者平均574×10-6)、P(从27×10-6骤降到7×10-6)含量,低的Ca含量(从36×10-6骤升到203×10-6)并亏损Zr、Hf、Sc、Ta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前者形成于更剧烈的热液活动中,并且硬石膏磁铁矿在热液作用过程中多数Ca离子进入硬石膏晶格中,造成磁铁矿Ca含量降低.综合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磁铁矿组成等多种证据,表明叶里克铁矿形成于早寒武世的海底高温热液系统.铁矿形成与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引发的火山弧岩浆作用有关,属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39.
牛绍武  辛后田 《地质通报》2018,37(10):1801-1819
2007—2008年,在滦平县西瓜园东滦河南岸发现九佛堂组底部砾岩与西瓜园组连续的直接接触关系,其后,又在滦平以西巴克什营至滦平公路鹞子梁发现九佛堂组底部砾岩鹞子梁砾岩,并向西追索到拉海沟北的得胜岭北山,九佛堂组剖面就是从得胜岭北山鹞子梁砾岩底部开始向北测制。在滦平县以西的山湾、杨树沟、小乔木沟、德胜岭等地都采到了叶肢介化石,特别是在该组下部采集到了阜新东方叶肢介和九佛堂东方叶肢介;顶部采集到了沙海组的典型分子延吉叶肢介属的几个种,证明在滦平盆地西瓜园组之上、阜新组(青石砬组)之下确有九佛堂组—沙海组,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关滦平盆地"大西瓜园组"或"大九佛堂组"的争论。至此,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西瓜园组、九佛堂组与沙海组的叶肢介化石组合序列初步建立起来。结合滦平盆地晚期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讨论有关陆相建阶问题,结合前人资料,冀北-辽西晚期中生代自下而上拟初步建立三宝营阶(土城子阶)、榆树下阶(大北沟阶)、张家沟阶(原大店子组)、李营阶(义县阶)、鹞子梁阶(九佛堂阶)-清河门阶(沙海阶)、海州阶和"孙家湾阶",以供今后讨论有关陆相建阶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40.
罗振华 《地质与勘探》2018,54(1):174-182
为缓解能源紧张,页岩气作为储量丰富的非常规能源在我国正大力开发,而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较晚,受管理与技术限制,页岩气开发造成的综合环境影响问题还得不到有效解决。针对页岩气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借鉴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方面对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降低评价过程主观因素的影响,简化评估过程,本文引入突变级数法建立了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评估模型,运用数值替换方法区分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等级。最后将评价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为页岩气开发项目的综合环境评价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