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线路互相换乘时间,构建了衡量城市轨道交通通达性的指标——换乘速效度。基于官方公布及现场实测的数据,度量了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并采用ArcGIS软件对其通达性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换乘速效度为1.0186,低于标准水平,通达性不足;北京轨道交通系统中有9条线路的通达性高于平均水平,其余8条线路通达性较低,10号线和八通线分别为全网通达性最高和最低的线路。换乘速效度指标能够反映轨道交通线网的实际换乘便捷程度,科学评价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水平,对于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闻帅  黄正东 《测绘通报》2019,(9):99-103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公汽满载率是公交规划、调度和服务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在公交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由公交IC卡数据和公共汽车GPS数据等构成的公交大数据为获得相对精确的客流提供了可能。虽然已有相对稳定的OD推算方法,但对于公汽满载率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提出基于历史公交大数据的大规模公交出行链搜素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共汽车满载率数据库,并以深圳市为例揭示了高满载率线路段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研究对于揭示公汽服务整体水平和探测关键公交廊道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3.
一种公交换乘优化算法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中,公交查询亟待解决其算法效率和换乘两大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在分析乘客出行因素和公交网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键站点的公交网络通达矩阵,分析了直达矩阵的计算原理;其次,阐述了城市道路网络最短路径算法,引入直达矩阵和公交网络通达矩阵,设计了一种公交换乘优化算法。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公交网络通达矩阵来确定哪些临时标记节点是潜在的永久标记结点,并始终优先考虑直达节点作为最短路径上的节点,从而实现对经典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的改进;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获得优于Dijkstra算法的性能,而且换乘次数更加合理。该算法能够适用于一般公交网络,对于换乘代价较高的公交网络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4.
公交换乘问题是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叙述了经典Dijkstra算法,并分析了其不适合公交网络最优路径选择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ijkstra算法,该算法将求解最短路径获得的站点作为搜索站点,并将这些站点及经过这些站点的线路构成换乘矩阵,结合换乘次数的要求,给出了基于Dijkstra的智能选择换乘线路的实现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算例说明改进的Dijkstra算法在公交换乘路线选择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陈烨  高悦尔  沈晶晶 《热带地理》2023,(7):1234-1246
为研究大运量交通站点精细化管理问题,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站点分级。通过构建Space-L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站点客流提取节点强度、加权介数中心性、加权接近中心性以及加权PageRank4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站点分级。以厦门快速公交(BRT)-轨道双模式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站点网络特征和层级关系。结果表明:1)在复杂网络模型下,网络站点可分为核心枢纽型、局部联系型、网络中转型、强网络传导型、弱网络传导型和网络尽端型6类。2)各类换乘站点呈现不同特点,单模式换乘站具有调节网络客流的能力,双模式换乘站具有吸引网络客流的能力,单-双模式结合的换乘站具有辐射网络客流的能力。3)在BRT-轨道交通网络的单模式站点中,岛内的BRT站点发挥效果优于轨道站点。文章提出的站点分级指标和方法能很好地揭示站点网络特性,有助于提高城市BRT-轨道网络系统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36.
在轨道交通网建设初期,交通换乘设施与产业的布局直接关系到各站点的运营与使用效率,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在空间上正确评判其供需水平,能为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杭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为例,通过空间句法模型,为已投入运营的31个站点的空间整合度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在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AHP方法,整合现状资料,得出轨道交通需求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现状调研资料,阐述空间整合度与交通需求相互作用的机制,进一步讨论杭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换乘设施布置的策略,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在当今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下,通过互联网和现代IT技术实现城市公交系统的高效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符合现代化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设计与实现角度,本文对基于互联网的公交调度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8.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本文在公共交通利用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出行路线查询方法。它可以提供基于无需换乘的公交站点位置周边兴趣点路线查询,即根据离自己位置最近的公交站点信息,按照一定条件查找出满足条件的兴趣点,并给出前往自己兴趣点的公交路线。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库,储存公交站点等信息。基于ArcEngine开发平台,采用C#.NET语言进行了城市公交站点周边兴趣点查询系统功能的开发,实现了输入兴趣点和公交站点即可得到所需的出行路线。在本文中,查询系统以深圳市为例进行了测试,结果能够满足需求,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一个新的查询方式。  相似文献   
39.
智能公交、一键养老、全城无线宽带……我国一些地区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40.
基于公交GPS轨迹数据和路段在空间关系和时空分布上的分析和处理,开展了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空间关系的路段平均到站总时间与基于属性数据修正的综合预测方法;以北京市300路内环公交线路为例进行了验证和效果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