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贵州气象》2007,31(5):F0004-F0004
9月28日,贵阳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启动暨共享平台开通仪式先后在贵阳市金阳新区及贵阳市气象局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贵州省气象局局长罗宁,海尔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纯松,微软全球副总裁罗麦克等出席试点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32.
2007年10月22-26日,第二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国际学术大会在兰州召开。会议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WCRP/CliC)、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日本CliC国家委员会和甘肃省气象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挪成等国家的148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33.
宝山西部矿区砂页岩型铅-锌矿是近年来探获的一种新类型铅-锌矿体,赋存在次级倒转背斜核部测水组砂页岩地层中,层间滑动带的虚脱空间是其容矿空间,断层规模决定其长度规模,矿体产状严格受构造控制。根据其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利用类比法,预测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甘肃省东部地区的短周期地磁变化的特点,由此推测地下存在东西方向的一条电导率异常带.结合地热和地震活动现象,对高电导率异常的成因提出了初步解释,最后,试图探索电导率异常与地磁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兰州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系列盆地中最早接受沉积的地区之一,也是探讨高原隆升与古气候演化的理想场所。通过大量野外露头观察,综合岩石学特征、古生物化石及沉积地球化学等多种指标,对兰州盆地始新世—中中新世沉积演化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盆地始新统西柳沟组桔红色、砖红色砂岩应属于风成沙漠沉积,而非前人认为的扇三角洲或河湖相沉积。西柳沟组沉积之后,兰州盆地进入河流—三角洲—湖泊演化阶段: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野狐城组沉积期)气候总体干热,形成以滨浅湖(含干盐湖)为主、间或出现小规模三角洲的沉积格局;早渐新世晚期(咸水河组沉积早期)开始发育三角洲沉积,之后水体范围逐渐扩大,至晚渐新世浅湖沉积发育,该时期古环境由半干旱半湿润的开阔林地—灌丛演变为干旱气候背景下的灌丛—草原。早中新世初期(咸水河组沉积中期)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后快速过渡为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代表了湖盆在新生代最后一次扩张,古气候以半干旱为主;中中新世(咸水河组沉积晚期),湖盆逐渐萎缩消亡,兰州盆地整体演变为河流相沉积,仅在局部残存小型洼地,古环境仍为温带半干旱的灌丛—草原。  相似文献   
36.
3月21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胡存智,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巡视员兼副司长黄鹤图及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龙,督察二室副主任李洪涛一行来河南调研,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亚,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盛国民等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颍县南街村、长葛市产业集聚区、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等地,就闲置土地盘活利用、节约集约用地、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  相似文献   
3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影响全球环境变化最直接的过程,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该过程发生最剧烈的区域.客观、准确、及时的开展动态评估,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哨兵影像为数据源,以西咸新区为研究区,通过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量化分析,研究了2016-201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动态时空特征.主要研究结果为:①2019年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不透水面、裸地和水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植被面积在不断减少,不透水面面积在逐渐增加,2019年二者的面积占比分别为47.5%和42.6%;②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各新城地域特色和区位环境为基础,各新城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存在显著差异,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最剧烈,其中不透水面面积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但沣东新城增加不显著,各新城的植被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秦汉新城减少最显著但其植被总面积最大;③2016-2019年西咸新区的不透水面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3.9%,面积显著扩张,其中以泾河新城和空港新城最为突出,分别为26.9%和37.2%;西咸新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4.4%,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频繁,综合利用度高,说明西咸新区正处于系统、全方位建设中.西咸新区的快速建设将成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地区的人才引进、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为陕西省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影响辐射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甘肃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的9科11属20种植物化石进行了共存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渐新世古气候各参数:年均温(MAT)为-1.4℃~10.9℃,最热月均温(MWT)为9.6℃~27.3℃,最冷月均温(CMT)为-4.4℃~-12.5℃,年较差(DT)为28.0℃~29.8℃,年均降水量(MAP)为315.7~492.2mm,平均最大月降水量(MMaP)为70.5~93.5mm,平均最小月降水量(MMiP)为0.4~11.1mm。分析表明相对于当前气候来说,兰州盆地在渐新世时接近现今甘肃武山地区气候特征,降水量多,气候更加湿润。  相似文献   
39.
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岩性组合特征描述、粒度分析,对代表性钻孔ZK9A01进行了沉积体系域划分并绘制出滚子河组体系域图,据此探讨了该沉积区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并编制湖泊扩展期、凝缩期和萎缩期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滨湖新区早—中更新世为湖相沉积,经历了湖泊扩展—最大湖泛-湖泊萎缩的演化过程,湖泊中心位于滨湖新区东南方向,滨湖新区以东及西南地区为调查早—中更新世含水岩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40.
兰州地区新近纪地层的沉积相与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地区位于黄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其第三纪地层对研究风尘沉积发育和青藏高原隆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研究以0.25 m为间距对厚度210 m的兰州皋兰山剖面的新近纪地层采集样品901个,在实验室对试验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对其进行了粒度、磁化率和色度测试。用粒度分布函数的方法分离了沉积物的各成因组分,确定了风成组分和水成组分在全剖面沉积物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色度和磁化率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皋兰山剖面地层以风尘沉积为主,其间夹有河流相沉积的约15层砂岩。古环境的恢复表明,兰州地区从至少约7 Ma开始,沉积地层经历了由河湖相向风尘沉积转变,气候干旱化开始,与黄土高原风尘序列堆积底界8~7 Ma基本一致。6~5.2 Ma构造稳定,是比较开阔的平原环境,并且气候条件比较湿热;5.2~3.5 Ma间构造波动比较频繁,形成了间隔性的河流相砂岩沉积,而在气候表现为干冷;自3.5 Ma开始,兰州地区发生相对构造沉陷,五泉砾岩层的发育是对青藏运动A幕的具体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