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建立1 km×1 km栅格单元的人居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GIS技术,定量评价了该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揭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的自然格局与地域特征.研究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人居环境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区域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程度;关-天地区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评价结果显示,关-天地区人居环境-般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面积最大,接近全区总面积的95.09%,相应人口最多,占全区总人口的96.19%.  相似文献   
92.
陶虹  丁佳 《地质论评》2014,60(1):231-235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3.
地热井回灌中,明确回灌压力(p,回灌压力水头)与回灌量(Q)的关系对区域地热绿色可持续开发极为关键。 为明确这个关系,以关中西部眉县城区G102井回灌试验先期有关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确定3组数据。依据该数据绘制Q-p曲线图,基于压水试验5类曲线特征,判断曲线图可能为抛物线型、对数型及幂函数型。由此,绘制了3类曲线图,差分法判断曲线类型。在判断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均衡误差法获得对应方程的参数,并依据先期回灌量数据平均值的最大偏差,确定回灌量允许最大绝对误差范围,最后经过后期实例验证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 在研究区域,此方法所推得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际相比未超出回灌量允许的绝对误差范围,且相对误差偏差小,可以满足回灌试验中对回灌量的评估。(2) 相对误差具有先逐渐变小后变大的特征,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与储层的饱和度、压力及非均质岩体等因素有关,超出了方程所包含的约束。(3) 结合研究区其他回灌井试验情况,确定该区域主要回灌地层为中元古界宽坪群时,Q-p曲线图为幂函数类型。该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该区域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关中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具典型地堑形态,沉积巨厚的新生代地层。针对盆地新近纪上新世地层形成时代有争议、地层层序划分不明确、沉积相界定较笼统等问题,利用钻测井资料及野外调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地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明确了上新世各地层形成时代及其地层层序划分和沉积相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上新统可划分为蓝田组(11Ma—7 Ma)、灞河组(7.3 Ma—2.6 Ma)、张家坡组(3.4 Ma—2.6 Ma);新生代层序地层可划分为古近系构造层序、中新统构造层序、上新统构造层序和第四系构造层序等4个一级层序,存在6个构造层序界面。蓝田组以"三趾马红黏土"的风成沉积为特征。灞河组沉积时期,关中盆地的西安凹陷为一套冲(洪)积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固市凹陷为一套冲(洪)积、河流、三角洲及滨浅湖相沉积;盆地边部开始出现小范围的风成黏土沉积。张家坡组以河湖相沉积为主,沉积中心向南移;盆地南北两侧或边部为冲(洪)积扇相、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沉积,边部也有小范围的风成黏土沉积。  相似文献   
95.
黄土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由于不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差异显著,导致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性变化机制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学特性及变化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选取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HSS)进行详细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和...  相似文献   
96.
正由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完成的《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关中盆地地热资源总量达3.23×1018千卡,相当于4610亿吨标准煤,为陕西全省探明煤炭资源总量的3.34倍。其中,可利用热量达1930.58×1015千卡,相当于2758亿吨标准煤,为全省探明煤炭资源总量的1.99倍。这一研究成果为煤炭资源大省陕西改变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  相似文献   
97.
关中平原的渠灌区地下水位上升是普遍现象,严重时会造成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灰色GM(1,1)模型研究了宝鸡峡灌区下游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服务品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积淀和展现.在浙江省政府机关中,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率先提出打造政府部门服务品牌,把面向社会服务的办文窗口建成一流的服务窗口.6月10日,省国土资源厅王松林厅长、团省委赵一德书记为全省国土系统和杭州市政府部门首家"全国青年文明号"获此殊荣的该局办文窗口揭牌.  相似文献   
99.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脆弱性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关中盆地的地貌、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问题,探讨了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提出了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在论述关中盆地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按人类触发黄土滑坡的工程-经济活动的性质及作用的地貌部位,把区内人为黄土滑坡划分为5种类型,并阐述了各类黄土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及其分布、危害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把人类盲目行为减少到最低程度,促使社会经济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防止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尤其黄土滑坡灾害,实现减灾效益和获取良好环境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