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7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837篇
测绘学   935篇
大气科学   874篇
地球物理   452篇
地质学   2094篇
海洋学   350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27篇
自然地理   50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the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process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the quantity of sampl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image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keys used to evaluate the image classification. In general, the samples are acquired on the basis of prior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higher resolution images. With the same size of samples and the same sampling model, several sets of training sample data can be obtained. In such sets, which set reflects perfect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lassification can be known only after the accuracy of the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assessed. So, before classification, it would be a meaningful research to measure and assess the quality of samples for guid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nsequent classification process. Then, based on the rough set, a new measuring index for the sample quality i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 data is the Landsat TM imagery of the Chinese Yellow River Delta on August 8th, 1999. The experiment compares the Bhattacharrya distance matrices and purity index zl and △x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of 5 sample data and also analyzes its effect on sample quality.  相似文献   
32.
基于分区的局域神经网络时空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数据表现为两种尺度的空间特性:反映全局特征的空间依赖性和反映局域特征的空间波动性.空间波动性表现为空间数据在局部地区的聚集或高低交错现象.在研究区域数据时空预测性建模时,从降低数据的空间波动和不平稳性对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的局域神经网络时空非线性建模的思路.分区过程由基于空间邻接关系的K-means聚类算法完成.不同的分区方案通过相关性、波动性、紧凑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和优选.在确定最优分区方案的基础上,对各子区分别采用两层前馈网络进行建模,模型的输入不仅要考虑本区内单元的作用,而且要考虑相邻子区的边界效应.各神经网络模型的时空预测能力通过平均相均差和动态相似率等指标进行衡量.最后,通过对法国94个县每周流感报告病例的时空建模分析表明,与全局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基于分区的局域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3.
红枫湖夏季分层期间pCO2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夏季分层期间对红枫湖南、北湖湖心的水样进行分层采集,同时测定了分层水样的温度、pH、HCO3-浓度、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及铵根离子(NH4+)、硝酸根离子(NO3-)、磷酸根离子(PO43-)的浓度,水体中CO2的分压(pCO2)由化学平衡及亨利定律求得。研究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有机质降解及水体热分层是影响红枫湖夏季pCO2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温水层CO2欠饱和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的,温跃层中pCO2的急剧增加是光合产物降解产生CO2引起的。静水层沉积物附近pCO2最高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是静水层中CO2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湖底水温较高加快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分层现象使pCO2在水体中的分布差别明显,并且使静水层中CO2得到积累。此外,夏季红枫湖水体中pCO2的变化与NH4+、PO43-的变化密不可分,表现为温水层中光合作用消耗NH4+、PO43-,有机质降解过程伴随NH4+、PO43-的释放。  相似文献   
34.
广饶县河流污染带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与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接纳上游和境内工业、生活污废水,淄河、阳河、织女河三条河流大部分时间水质为劣V类,沿河两测形成2km左右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带。对污染带内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河流两岸浅层地下水水质由以优良或良好为主变为以较差或极差为主,污染和微污染的地下水井占81.2%,石油类、亚硝酸盐氮、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参数超标率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35.
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的结果将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区11个亚区,各区地质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并提出城市建设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6.
王兵  刘竹梅 《地下水》2008,30(5):67-70
介绍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原理,并通过模型在莱州水资源规划中的实例分析,得到了莱州现状及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水量优化供需计算结果,对莱州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了依据,体现了计算机模拟优化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7.
蚀变岩的蠕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水电站工程项目为依托,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仪器对大量的蚀变岩做了单轴压缩流变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该种岩石的流变,并对蚀变岩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万磊 《山东地质》2008,(11):38-39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供给日渐紧张,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将土地利用由平面趋向立体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成熟。青岛市崂山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出让,不但垂范了法规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浙江省全面推广1:1万乡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编制工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操作性、针对性更强的依据。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省嵊州市乡镇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的编制过程及方法,对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陈海 《河南地质》2008,(12):28-28
浚县小河国土资源所分管小河与卫贤两镇,共1104个行政村,13.2万口人,18.9万亩耕地。几年来,该所在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中大胆创新实践,采用分区、布网、严考机制,效果显著。2007年3月,该所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先进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