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479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295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陈静  汪小蔓 《测绘科学》2007,32(3):94-95,98
本文从Servlet技术出发,探讨了Servlet技术在Web GIS服务器实现上的优势。针对目前分布式Web GIS中面临的数据和信息的分布存储、地理信息难以整合、多用户并发访问瓶颈等问题;探讨了通过构建Servlet服务链来实现分布式Web GIS的体系架构,基于Servlet服务链的分布式空间数据的调度与管理,Web GIS服务器端GIS Servlet服务链的构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Servlet服务链在Web GIS中分布数据处理,服务中多用户并发访问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2.
翟永  刘磊  陈杰 《测绘科学》2007,32(6):81-83
本文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的需求和数据特点,通过分析数据存储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较为详尽可行的数据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并论述了上述软硬件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3.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设计原理,采用高速硬件可编程器件研制了同步授时系统,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在2 km通信距离时同步授时精度优于200 ns,表明该同步授时系统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介绍了基于MongoDB的地震风险评估综合地情数据服务平台,以灵活的文档结构存储与查询为目标,使用Web Service技术,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和功能,实现了全国区县级地震风险评估综合地情数据更灵活地上传、编辑、查询等功能。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地震风险评估综合地情数据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了全国综合地情数据的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5.
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主航道地质勘察无法采用垂直点状钻探勘察施工,为此采用水平孔勘察方案,设计了一个特大水垂比大位移科学钻孔。该孔设计孔深940 m,取心靶点14个,靶区半径5.0 m,水平段长380 m,垂深60 m,水垂比14,是国内单孔作业靶点最多、水垂比最大的钻孔之一。研究制定了一套多靶点定向钻进、水平螺杆马达原状性取心、地质录井和存储式钻杆输送测井的综合勘察技术,在水利水电勘察中首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孔完钻孔深936.20 m,中靶率85.71%,其中,取心进尺81.70 m,机械钻速2.38 m/h,岩心采取率89.84%,精准实现了洋底主航道的地质超前预报,大幅度减少了勘察孔数量,降低了环境破坏,提高了勘察效率,保证了地质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是一项值得在隧道勘察中推广使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6.
基于流溪河模型构建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新丰江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选模型参数进行洪水模拟,对比实测资料验证了模型性能。结果表明,建立的新丰江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流溪河模型模拟效果优良,符合新丰江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要求,可用于新丰江水库入库洪水预报:90 m空间分辨率的模型模拟效果最好,200 m空间分辨率的模型也具有良好的模拟性能,500 m空间分辨率的模型模拟性能有明显降低。模型计算工作量随分辨率的提高呈指数增加,90 m空间分辨率的参数优选时间是200 m空间分辨率参数优选时间的7.04倍,而200 m空间分辨率的参数优选时间是500 m空间分辨率参数优选时间的3.53倍。  相似文献   
127.
分析了潮白河流域1991~2000年降水资料时空演变规律,采用同倍比放大法对各年的降水数据进行整体轮换处理,处理后各年总降水量为1991~2000年的平均年降水量。随后基于GBHM(Geomorphology-Based Hydrological Model)模型进行了10年径流量模拟。结果显示,在降水总量相同的情况下,1994年型降水时空分布最有利于产流,径流总量与峰值流量最大,1999年型径流总量与峰值流量最小。1994年型径流总量是1999年型径流总量的3.88倍;1994年型峰值流量是1999年型峰值流量的35.87倍。由此可见,降水总量相同时,其时空分布对径流总量和峰值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小河流大多位于资料短缺的山丘区,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汇流时间快、预见期短以及分布广的特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首要目的和任务是预警预报,预报方式应以自动预报为主,以实现及时预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思路及实用预报模型与方法,开展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在新安江上游屯溪流域预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当前所开展的全国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分布式水文模型是资料短缺地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有效方法,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技术能够满足中小河流洪水自动预警预报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9.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GPU并行化及快速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永和  冯锦明  徐文鹏 《水文》2015,35(4):20-26
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应用深度及广度不断加深,常与数值天气及气候预报相结合,面临巨大的计算量。近年来GPU技术的进步使普通电脑能够实现高效而又廉价的并行计算。提出了资料插值、单元产流以及单元汇流采用GPU并行计算,马斯京根法河道汇流采用一种非并行的递归方法。基于笔记本电脑和NVIDIA GPU/CUDA结合C#语言,由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在沂河流域的模拟应用表明,降水量空间插值及新安江产流的并行执行效率为普通CPU上C#的8~9倍。使用直接递归法实现马斯京根汇流演算比以往采用汇流次序表的执行效率提升0.5~0.9倍。  相似文献   
130.
于靖  张华 《水科学进展》2015,26(5):714-721
为研究城市小型河流中污染物的物理迁移过程规律,分析基流条件下流动水体与暂态存储区之间的滞留交互作用,采用溴化锂(LiBr)作为保守性示踪剂进行野外现场示踪试验,结合一维溶质运移存储模型(One-dimensional Transport with Inflow and Storage model, OTIS)定量解析潜流交换特性,估算纵向弥散系数(D)、潜流交换面积(As)、主河道断面面积(A)和潜流交换系数(α).模型度量指标DaI值和均方根误差值结果表征参数模拟结果可靠性高,拟合效果理想.由泵入点O至下游1 300 m设置的A、B、C、D 4处监测点的模拟结果表明,水文参数DAsAα均随水文条件而变,OB河段(0~600 m)潜流交换能力较弱,主要以对流弥散过程为主;BD河段(600~1 300 m)具有较强的暂态存储能力,对溶质的滞留时间长;BC(600~1 000 m)和CD(1 000~1 300 m)河段交换系数分别为(3.42×10-6±0.65×10-6)s-1和(2.87×10-6±0.81×10-6 )s-1;河段BC存在2.2×10-5m3/(s·m)的侧向补给流量.4个河段对比发现,城市河流渠道化、河床沉积物贫瘠等特征导致潜流交换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