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664篇
测绘学   509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546篇
地质学   1804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根据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关于倾斜相机式投影的几何解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倾斜相机式投影与外心投影的异同,提出了二者比较的一致性条件,并给出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992.
993.
本文除对悬挂式P、S波速测井仪作一简单介绍外,并对其测量结果作些讨论,如波速比V_p/V_s在软土层中的纵向变化,横波速度与标贯值N的关系,以及岩石井速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4.
鲜水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着重要的差别。由于这两条断裂带都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北东边界,同属川西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断裂的几何格局、活动方式和地震活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菱形块体自北西向南东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其东部受到四川地块的阻挡使得块体边界的位移呈现由北西向南东递减的趋势,进而造成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差异。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已有成果,我们认为,断层的活动方式、滑动速率以及变形和变位的调整方式等运动学特征决定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特征,而这些又与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及与周围断裂的组合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两条断裂带的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每条断裂有更好的理解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李坝式金矿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柳淼 《甘肃地质》1994,3(1):79-89
甘肃省礼(县)岷(县)东部分布有十多处独具特征的李坝式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点)。根据“断裂+岩体(脉)+有利岩性+物化探异常+围岩蚀变=矿体”五位一体综合找矿标志与“六阶段-多方法”找矿方法在找矿预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海州式磷矿床属沉积变质矿床,中元古代海州群锦屏组、肥东群双山组、宿松群柳坪组和虎踏石组及红安群七角山组等为赋矿岩层。在沉积阶段,磷块岩的沉积严格受岩相吉地理控制。磷块岩沉积在浅海相区台地相边缘的浅滩之中。  相似文献   
997.
辽吉古裂谷中的双峰式火山岩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吉古裂谷中发育双峰式火山岩。这些火山岩以酸性火山岩为主,间夹基性火山岩。它们都属碱性火山岩系列,与都城秋穗在碱性岩成因类型的讨论中划分出的三种成因类型对比,明显类似于跨越型,并与我国康滇古裂谷带碱性大山岩相近,初步认为形成辽吉古裂谷中双峰式火山岩的岩浆可能是上地慢派生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陆壳物质混染而成的壳慢混合岩浆。  相似文献   
998.
红河断裂是我国境内主要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之一,根据地震地质特征,它被分为南北两段。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分段法—地球化学分段法,依据断裂上温泉的密度、热储温度、循环深度和CO_2、F、Li、Sr、B的含量等特征,把红河断裂北段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亚段。笔者认为断裂带中的流体对断裂各亚段弱化程度的不同,是引起各个亚段地震活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据艾肯达坂风雪流形成条件,提出了贴地气层分离是公路吹雪堆积的机理,通过对密闭式下导风能量转换和流场结构的剖析,创造了透风式下导风防雪工程。其实施后,改变了公路因冬半年严重雪阻而不能通车的状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  相似文献   
1000.
伊舒地堑早第三纪盆地的结构、充填形式和充填序列以及区域构造格局表明,它属于我国东北部(东部)新生代裂谷系中的一部分,其发育级别低于辽河裂谷盆地带,而优于佳伊地堑北段,为一初始裂谷盆地。该盆地经历了裂谷前隆升剥蚀(晚白垩—古新世)、张裂深陷(始新世)、充填淤积(渐新世)和后期改造(早第三纪末)四个阶段的演化。与我国东部其它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演化近同时同步。地堑中5000多米厚的早第三纪陆相沉积物具有良好的生储油条件。同时地堑的构造-沉积演化决定了所形成的油气藏具有个体多而细小的特点,在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形成复式油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