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4篇
  免费   2941篇
  国内免费   4096篇
测绘学   1962篇
大气科学   5441篇
地球物理   1480篇
地质学   7453篇
海洋学   1850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574篇
自然地理   4079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761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1237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1044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855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739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551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曹文俊  朱汶 《气象科学》1990,10(4):365-374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SCIM模式,GDM模式以及GCDM模式,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各种稳定度条件下SO_2瞬时浓度,并与SO_2的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CDM模式的计算误差最小,并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电测深资料进行岩性(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则制  张秉书 《物探与化探》1990,14(1):78-80,62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物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第四系或沙漠复盖区。我队在第四系覆盖的北京平原区进行了1/5万电测深区域调查工作,并以电测深资料为主,完成了编制基岩地质图等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在华北地台北缘中新生代火山岩发育区,发现大型铀钼矿床,其外围被第四系广泛覆盖。为了进一步扩大找矿,我们采用了以遥感图象、地质图件、航磁、航放资料为基础信息的多元信息计算机综合分析技术。通过已知成矿模式的建立,对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与基础信息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这些相关信息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的组合显示分析,从而确立了各类地质体及控矿地质要素复合集聚区的多参数影像模型;查明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圈出了5个主体火山机构;发现了大规模蚀变带及其与铀矿化异常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据此编制出反映该区成矿地质环境的第四系覆盖层下深部地质构造影像图及成矿远景区影像图,在某一远景区内用航空彩色红外图像及侧视雷达图像进行解译,圈定了5个隐伏次火山岩体。经钻探验证了它们的存在并发现工业铀矿化。这一切都为已知矿区的外围扩大找矿工作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有限元法在中国南海及邻域区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对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初步的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差(△a)的数值呈现有规律的分布,根据△a值的大小可以把本区划分为四个活动区:它们分别是烈活动区(△a>500bar)、强活动区(250bar<△a<500bar)、中活动区(12Sbar<△a<250bar)、弱活动区(△a<125bar)。其中南海北部及华南沿海地区属中活动区,这种环境对工程建设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99.
灵山--又目顶矿带位于招掖金矿化集中区的中部,矿化类型齐全,是招掖金矿带的“缩影”。本文郑重从金矿化类型及其成矿特征,不同矿化类型之间内在成生联系及其空间展布等方面,阐述了该矿带的矿化特征,并在初步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了矿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徐克勇 《西北地质》1990,(4):18-23,17
本文根据秦巴地区岩金矿及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将区内划分了4个岩金分布区(带)。提出了北部岩全区是主要为受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浆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南部岩金区是主要为受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西部岩金区是主要为受燕山期断裂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中部岩金带是主要为受地壳深部岩浆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地带。从地壳发展演化的角度研究、讨论了各岩全区的形成、分布是区内南、北和东、西地质构造差异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