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21.
本文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3种再分析风场驱动WAVEWATCH III模型得到了南海波浪后报数据,并基于全球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和我国沿海浮标实测数据对不同的风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3种风场的误差特征相差明显,其中ERA-40风场偏小,CFSR风场非常适合模拟常见天气的波浪过程,NCDC风场适合模拟大浪过程。论文重点以NCDC风场后报波浪数据分析了波浪模型模拟误差特点,发现在台风频发的的南海北部海域,再分析风场易低估大值波高,而在季风影响明显的南海南部海域,再分析风场易高估波高。浮标周边2°范围海域内的卫星高度计波高模拟误差趋势与浮标波高模拟误差趋势相似,浮标波高数据的统计特征值与"2度法"提取的卫星高度计数据统计特征值具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22.
23.
24.
本文描述的标本系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在新盈(海南岛临高县)水深5-11米的8个潮下带拖网站及海口和三亚附近的8个潮间带站。 我们采到的标本中,唇口目(Cheilostomata) 有12种,环口目(Cyclostomata)1 种,共计13种,其中6种在南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5.
莫比尔公司与马来西亚国营石油公司(Petronas)已签订在沙捞越附近的南中国海进行油气勘探的产量分成合同.  相似文献   
26.
南中国海位于三大板块的汇聚地带,分布范围广、地球动力学背景复杂,因此其成因及动力学模式仍然存在争议。根据南中国海的地质和重磁资料对南中国海进行平面和剖面构造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较弱的下地壳使得壳幔脱耦,裂谷向一侧迁移,由于后续岩浆热供给不足,上涌地幔冷却而停滞;新的岩浆供给跃迁至相反方向,形成新的扩张中心,流变性弱的下地壳和区域高伸展速率共同控制了洋脊的向西迁移。结合构造解译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认为南中国海的形成主要受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古南海的俯冲拖曳和深部地幔上涌3个因素的影响,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古南海的俯冲拖曳控制了南中国海的构造应力场,深部地幔上涌控制岩浆迁移。  相似文献   
27.
On Outflow Passag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h box and inverse methods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outflow passag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box model is described in detail,and its optimization is based on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remove the warm and fresh water in terms of the heat and salt budgets.The box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Kalimantan Strait is the main outflow passage,because the water near the Kalimantan is the warmest and freshest.The system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dvects the warmest and...  相似文献   
28.
Based on more than 4000 km 2D seismic data and seismic stratigraphic analysis, we discussed the extent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Qiongdongnan deep sea channel. The Qiongdongnan deep sea channel is a large incised channel which extends from the east boundary of the Yinggehai Basin, through the whole Qiongdongnan and the Xisha trough, and terminat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northwest subbasin of South China Sea. It is more than 570 km long and 4–8 km wide. The chaotic (or continuous) middle (or high) a...  相似文献   
29.
南中国海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的关键技术,即地震成像与地震反演.地震成像结果显示南中国海可能具有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包括似海底反射(BSR)、振幅空白带、BSR与沉积地层斜交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标志性特征,是南中国海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定性地球物理证据;而地震反演结果则揭示该研究区存在地层速度结构异常,是南中国海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定量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30.
将理想化的南中国海海盆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Ekman层、惯性层和摩擦层. Ekman层中的运动由大气风应力驱动,其底部的扰动压力将作为其下惯性层中运动的上边界条件. 惯性层中的运动是由f 平面三维非线性方程在准地转近似下位势涡度守恒控制,由此得到控制惯性层中运动关于扰动压力的三维椭圆型方程. 在惯性层以下考虑到深层的海盆水平尺度很小,由此引进带有底部摩擦的线性控制方程,方程的边界条件为惯性层和摩擦层交界面上的扰动压力连续,沿海盆边界假定海水与相邻的固壁间无热量交换,由此设在海盆边界上扰动温度为零. 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惯性层和摩擦层中的椭圆型控制方程计算了相应层次上冬、夏季的扰动压力和准地转流. 结果表明冬季各层上以气旋式环流为主,且随深度的增加流速减小;夏季各层上以反气旋式环流为主,流速也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这在一定程度上和观测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