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549篇
地球物理   593篇
地质学   709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41.
使用空间无关的公平性衡量指数评价公交服务时,会忽视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解决此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空间公平理论的公交服务评价框架,即通过构建综合基尼系数与莫兰指数的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实现整体尺度公交服务评价;通过对分析单元上相对需求与相对供给变量的匹配关系、空间差距进行分析,实现局部尺度公交服务评价,对整体...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使用云南、四川、贵州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巧家、东川地区P波和S波震相数据,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小江断裂中北段、莲峰断裂、昭通—鲁甸断裂、包谷垴—小河断裂及周边区域P波、S波三维速度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上地壳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变化及相应的断裂有较好对应关系,速度结构整体呈低速状态,泊松比偏低,表现出呈酸性的长英质介质属性;中下地壳(15~30 km)包谷垴—小河断裂西侧区域大量地震事件位于高速异常体,推测该高速异常区可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脆性特征;重定位后地震深度主要分布在15~35 km,呈现出与断层位置相关的两条平行条带状分布,推测其断层面倾向SW,倾角大约75°,整体较深,位于中下地壳;通过多维度比较发现,研究区地震的发生随着时间推移在空间上有SW方向扩展趋势,且逐渐变浅.  相似文献   
143.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精细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最佳方法,尤其是基于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的研究,由于射线路径的唯一性,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消除假象,解决射线多路径问题的最优化方法.文章从单程波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中点 偏移距域双平方根波动方程波场延拓算子;利用局部偏移距与反射角的关系,推导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构建方法.同时,为有效解决叠前深度偏移计算量大、耗时长等计算瓶颈,引入OpenMpi并行策略,利用共享存储环境下的多线程协同作业,提高了叠前深度偏移算子的计算效率;在角度域,通过调整改进叠加算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算子的正确性,评价了并行算法的计算效率及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SEG/EAGE岩丘模型,利用“沉降观测”理论得到了不同CMP的中点 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对比分析了两种共成像点道集的优缺点;并通过限制成像叠加角度的方法,改善了复杂模型的成像结果,验证了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对复杂模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4.
水下飞秒双光梳高精度测距是实现大量程、高精度水下激光测距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飞秒双光梳的水下高精度测距方法,基于飞秒双光梳光源和双干涉光路,配合水折射率的实时修正,实现水下高精度测距。同时基于飞秒双光梳测距算法,按照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式,设计了水下双光梳测距算法结构,完成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飞秒双光梳水下测距系统在30 m的范围内能够实现水下测距误差优于150μm。  相似文献   
145.
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染废水是重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研究新的印染废水脱色技术是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重要课题之一。以酸性大红GR为典型代表,初步研究了镁-铝盐水解共沉淀法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处理阴离子型染料溶液的效果、影响因素和染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镁-铝盐水解共沉淀法即时合成LDH对酸性大红GR染料溶液有非常好的脱色效果,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Mg/Al比和pH值。在pH值8.5~10.0,Mg/Al比2∶1~4∶1,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净化效果,酸性大红GR染料浓度0.65 mmol/L时,染料去除率达99%。其净化机理是,当在染料溶液中投加Mg2 、Al2 溶解盐和NaOH时,Mg2 、Al3 水解共沉淀形成LDH的同时,染料阴离子以平衡LDH结构电荷的形式进入LDH结构层间,含有染料的LDH通过沉淀分离从溶液中去除。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鉴别脊柱急慢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5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双能量CT及MRI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急性压缩性骨折(共60个椎体)、35例慢性压缩性骨折(共48个椎体).所有病灶椎体均有MRI诊断结果作为参照.将双能量CT图像数据进行虚拟单能量重建,分别得到40...  相似文献   
147.
X波段双偏振雷达具有时空分辨率高、易于布网的特点,但散射特性差异和衰减影响使现有S波段雷达的相态识别和拼图算法不适用于X波段双偏振雷达.该文针对X波段相态识别及拼图产品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准垂直剖面的融化层识别方法、基于数据质量的置信度阈值调整方法、基于统计的隶属函数参数改进方法和基于衰减程度的拼图融合方法.通...  相似文献   
148.
相控阵天气雷达突破了全机械驱动天线天气雷达的时空分辨率瓶颈,能够提供更加快速、精细的观测资料.但阵列天线存在性能参数随扫描角偏离法向而恶化的情况,使相控阵雷达定量测量存在困难.本文针对中国华南地区最新布网的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通过与当地S波段业务雷达在相同区域内的定量对比,评估了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因子的误差量级及其...  相似文献   
149.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地形平缓,基底沉降缓慢,在湖平面整体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成三角洲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与测井相研究,该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角洲3种亚相,以及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间湾、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决口扇、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分支河道间湾9种微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广泛发育,前三角洲不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的分叉改道,向湖盆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前缘的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平均宽度200~600 m、平均厚度3~8 m的道单砂体,(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该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濮阳周边数字地震台网近十年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及3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基于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速度模型,采用Hypo2000地震定位法对研究区内1级以上287次地震事件进行绝对定位.同时,以Hypo2000绝对定位结果为初始位置,对濮城镇附近约25 km范围内的153个一级以上地震进行双差相对定位,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