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1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测绘学   1427篇
大气科学   1136篇
地球物理   408篇
地质学   2842篇
海洋学   1073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2320篇
自然地理   302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820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月球探测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本文旨在对人类探测月球的光辉历程进行归纳与比较,并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列出各主要国家月球探索的成就与未来发展计划。试图以各主要国家探月历程、现状和未来计划为例,客观描绘月球探测的意义及前景。希望通过月球探测的综合分析与比较,为进一步认识月球、利用月球资源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未来月球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一、前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需要构建地理空间框架支撑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当前,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作指导,造成同一城市里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所使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各异,无法实现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因此,作为其搭载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必须统一。  相似文献   
133.
《今日国土》2008,(8):30-33
一场刚刚落幕的北京奥运大聚会,给了世界一个打破迷局的机会。14位外国媒体的老总从不同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发展进行评说。在这些老媒体人的字句中,我们很容易能察觉到一种久违的新感觉。无论是赞许,还是建议,或是道出不足,他们都是在正视中国,不是轻视、不是傲视、不是无视、不是漠视、不是斜视、也不是鄙视。如果把这些评价视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集体发言的话,那么,背后则更折射出一个宏大的历史现象:北京奥运明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世界整体性、全面性地"正视中国",而这堪称是人类步入世界近代史500年以来少有的积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在慢慢地走出过去的历史悲情,学会从西方对中国的观察中去理解自身,理解这个世界。很明显,在后奥运时代,一种新的中国观正逐渐地在这个世界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34.
王馨凤 《今日国土》2008,(11):16-18
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减少矿业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矿业活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绿色矿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5.
声音     
《今日国土》2008,(7):7-7
“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奥运会倡导的三大理念之一.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精神内涵。环保和奥运密切相关。都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绿色是人类的希望.我要为“绿色奥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要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6.
黄河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玉珍 《古地理学报》2008,10(4):435-438
黄河的孕育和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本文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了历史上黄河下游5大流路改道的原因及其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指出当前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只有保障包括黄河生命在内的自然支撑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7.
1地勘单位经济特点传统的地勘单位经济模式主要是国家财政投入资金,地勘单位承担国家地质项目工作,投资主体是国家,投资收益与成果自然归属国家。换而言之,地勘单位的任务只需根据国家地质项目的计划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8.
<正>采访时间:2007年8月31日采访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铁冠院士办公室编:王院士,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海相油气地质》期刊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9.
馨凤 《今日国土》2008,(11):1-1
塌陷不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关注塌陷实际上是关注民生问题,也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08,(1):4-7
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