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3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青海地区常规观测积雪资料对比及积雪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俊  方之芳 《高原气象》2008,27(1):58-67
应用青海44个台站1962—2005年逐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资料,对比了这两份常规积雪资料在表征青海地区积雪变化特征上的一致性,并对近十几年来的积雪变化新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均能比较一致地反映整个青海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夏、秋季积雪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冬、春季积雪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增加,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积雪呈显著减少趋势。后期的减少趋势远比前期的增加趋势明显。青海地区不同季节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趋势变化明显的区域基本一致,但中心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冬季在32.5°~35°N,95°~102°E范围内的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区,春季在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区附近,均明显地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积雪的减少和前期积雪的增加。不同季节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冬季两份资料相关相对较小的区域位于青海中南部巴颜喀拉山西区至阿尼玛卿山西区一线;春季相关系数小于冬季,青海东北边缘以及东南边缘地区,相关系数未能通过95%信度检验;夏、秋季积雪较少,相关较小的区域集中在青海东南部地区。而上述区域大多为各个季节积雪较多的地区,应慎重使用该区域的常规积雪资料。综合分析两份积雪资料,确定青海地区冬季多雪年为1964,1975,1993,1995和1998年,少雪年为1963,1965,1969,1997和2003年;春季多雪年是1977,1982,1987,1989和1990年,少雪年是1969,1979,1985,1999和2001年。  相似文献   
192.
新疆博州地区降水量、降水日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61--2005年新疆博州4站逐日降水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及Monte Carlo检验、t检验研究了降水量与降水日的长期变化趋势与突变时间。结果表明:(1)博州地区年与冬季降水量均在1977年前后突变增加,夏季降水量均在1998年前后增加,大部分地区年与冬夏降水量的长期增加趋势达到0.05以上的显著性水平。(2)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日降水量≥0.1mm的降水日数增加造成的,其次是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日降水量≥0.1mm的日平均降水量强度的增加。(3)年与冬季日降水量≥0.1mm的降水日数约在1975年前后突变增加,45a里增加了7~8d。(4)0.0mm的降水日除精河外,其余地区均在1975年前后突变减少,阿拉山口减少最多,约10.5d,其余减少3~5d。其中,秋、冬季大范围在1975年前后突变减少。(5)博河上游地区年与冬夏日平均降水强度均出现了显著的突增现象。(6)夏季日平均降水强度除精河外,其余也均在1998年前后有一次显著的突增。  相似文献   
193.
乌鲁木齐河洪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依据英雄桥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对乌鲁木齐河洪水时空变化特性进行简略分析,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河49a来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年最大洪峰流量偏离平均值幅度较大,从1993年开始进入大洪水多发期,且大洪水出现频次增加。  相似文献   
194.
遵义市57713观测站近年日照时数减少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遵义市57713站1954--2007年的年总日照时数、年总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低云量等资料,对遵义市57713站日照时数进行了浅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遵义市57713站日照时数趋于减少,其原因与观测场周围环境改变、低云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95.
近40年来中国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中国的726个气象站点(1961年-2000年)的逐句降雨量数据和726个站点(1995年-2002年)的逐日降雨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年降水变率、年降水距平、降水空间变化趋势、3d降雨量极值等降雨量特征值,发现近40年来,研究区春、夏两季的降雨量均有明显的增多趋势,秋季则有大幅的减少趋势,冬季的变幅相对来说最小。整体表现出降雨量变化幅度大、降雨量逐年减少、气候暖干化趋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6.
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1971-2005年巴彦浩特地区逐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3个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近35年来巴彦浩特地区的三个气温序列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增加率最高(0.91℃/10a),是平均最高气温线性增加率(0.44℃/10a)的2.1倍;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各季均为升高趋势;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增温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7.
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兴宇  郭学良  朱江 《大气科学》2008,32(5):1094-1106
利用1984~2004年国际卫星云气候学计划(ISCCP)的云水路径(CWP)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和湿度场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地区CWP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地形特征和大气湿度分布及水汽传输密切相关,中国地区CWP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6月全国平均CWP最高,10月最低,不同地区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从变化趋势看,中国地区CWP以增加为主,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西北东部地区CWP的增加趋势较强。全国范围内,冬季和秋季CWP增加较大,春季和夏季增加较小。这些变化主要与大气环流变化导致的抬升运动的增强以及大气湿度(水汽)增加有关。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符合气温增加导致水循环增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8.
河南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河南省60个测站1965-2006 的年、季日照时数资料,分析河南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并对气候突变进行滑动t检验,结果显示:河南省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增,日照时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1981年为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开始年,空气污染是日照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9.
长沙近57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19512007年长沙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7 年来长沙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长沙存在着冷暖冷暖的气候波动,但总体上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除了8、9月气温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月都呈升高趋势, 4、5月升高趋势最显著,其次是2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显著,上升速度也较快,即日较差呈增大趋势.年平均气温近期的增温从1997年开始,明显偏晚,在21世纪初开始显著增暖,但没有发生突变.另外,年平均气温变化还存在准4 a周期振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0.
南召县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南召县19582007年降水资料,对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年际变化、丰枯变化趋势以及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52%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年降水量呈递增趋势,趋向率为8.15 mm/10a;夏季是影响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丰、枯年变化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