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623篇
测绘学   962篇
大气科学   939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552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64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利用大洋钻探ODP 184航次在南海北部钻取的1144站时间分辨率高达约290年的沉积物样品,开展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在中更新世距今80~100万年前,浮游和底栖有孔虫壳体的稳定氧碳同位素变化揭示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中心,即中更新世革命0.9 Ma左右,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的降低和降水量的增加指示东亚冬、夏季风增强。以中更新世革命为界,水体垂向结构上温跃层和营养跃层的深度从之前的间冰期较浅转变为之后的间冰期较深,底层水与表层水的垂直温度梯度从冰期时较大转变为冰期时较小。轨道尺度上,冰消期时南海北部的表层水、次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变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相位差。千年尺度上,有孔虫的氧碳同位素变化都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约0.8 ka和约1.4 ka的气候波动周期。氧同位素0.8 ka滤波显示出: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较强的信号主要出现在间冰期,有时也出现在冰期,与晚第四纪千年尺度气候波动主要出现在冰期不同,说明中更新世的气候转型不仅表现在轨道尺度的气候周期变化上,同时也体现在千年尺度气候波动的特征变化中。   相似文献   
132.
在分析目前干旱区生态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干旱区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尺度和研究手段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干旱区生态学研究几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干旱区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应该是绿洲,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干旱区的生态学研究尺度应该是湖泊流域,而非以前被广泛采纳的河流流域。在干旱区生态学研究的手段上,随着高清晰度商业化遥感卫星的应用,结合过去的传统方法,与GIS和RS相结合的遥感手段应该是今后生态学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手段。而早春短命植物层片与短命动物研究、干旱区的城市森林建设、干旱区民族生态学与人地关系研究、生态用水的深化研究、绿洲景观生态过程及其规划实践研究等,应该是在不偏废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值得在未来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3.
陆地地貌是自然景观的基础要素,是地球各大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强烈、物质交换最为频繁的界面。来自宇宙和地球内部的各种能量在地球表面的相互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陆地地表形态,而陆地地貌形态的复杂性和成因的多元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候条件的空间分异、生物群落类型的分化和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因此,地貌类型的识别和地貌过程的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是研究和理解自然地理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4.
参考了近年来有关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暴雨间相互作用的文献,主要论述了低空急流与中尺度暴雨、高低空急流耦合与中尺度暴雨之间的关系。指出暴雨的研究主要是使用滤波、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暴雨的诊断研究还是集中在垂直速度、水汽通量、辐合辐散等方面,有必要寻找并研究新的指数和物理量。  相似文献   
135.
地面中—β尺度强锋区激发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0012号台风(派比安)外围影响,2000年8月30日02时至31日08时,在江苏省东北部发生了一次具有局域性、突发性、高强度、超历史、灾情重等特征的特大暴雨,分析研究发现,在台风外围第二象限,江苏东北部地面存在中-β尺度的能量锋区,此能量锋区是构成产生、维持特大暴雨的中-β尺度的天气系统。利用锋生函数对此能量锋区的发生发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锋生函数的变形项起了决定性作用,辐合项也有较明显的贡献,非绝热加热在锋生初期有作用,但对锋区的维持,其贡献并不明显,进一步用二维中尺度方程对锋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能量锋附近驱动产生了涡旋,在涡旋上升支,将高能区的暖湿空气向上输送而成云致雨,在涡旋下沉支,通过下沉气流使雨迅速下落,同时拖曳冷空气使地面降温,使得锋区维持和加强,致使雨强增幅,综合分析表明,中-β尺度能量锋区形成以后,通过锋区附近的中-β尺度的辐合线,中低压,中高压以及锋区附近驱动的扰动涡旋等中-β尺度的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次江苏省东北部高强度的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36.
基于尺度的GIS空间资料表达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妙龙  吴原华 《测绘学报》2002,31(Z1):81-85
介绍了基于层的GIS空间资料表达方法易于进行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处理的优点,针对其引起的地图难以进行扩展与图像显示转换困难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尺度(比例尺)的空间资料表达新方法.在基于尺度的空间资料表达方法中,地图可以由空间对象,区域,尺度视图三级尺度模型表达.对尺度方法下的地图结构,地图组织,指标结构,地图扩展等在理论上作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尺度的方法与已广为使用的基于层的方法的有效集合,将有可能成为地理信息表达研究的最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7.
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尺度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废料的安全贮存、地下污染的预测控制等目前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要求对大尺度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问题进行研究,然而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问题的尺度效应给这项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多尺度概念模型及其物理和数学模拟方法,并探讨了模拟尺度与观测尺度、预测尺度、裂隙介质尺度之间的关系及尺度效应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8.
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的实验和监测是获取水土流失资料的重要手段,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是水土保持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点、小区、田间和坡面、流域及区域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的实验和监测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实验研究和监测研究的侧重点及其不足;并对当前国际上土壤侵蚀模型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特别分析了这些模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作用;最后对当前土壤侵蚀、试验及检测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9.
剪切带倾角尺度律与局部化启动跳跃稳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王学滨  潘一山 《岩土力学》2002,23(4):446-449
研究了剪切带倾角是如何依赖于岩样高度以及剪切带的不稳定性。建立了准脆性材料试件剪切带倾角尺度效应模型,得到了剪切带倾角尺度效应的解析解,且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倾角随着试件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值。笔者还对剪应变局部化启动、跳跃和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解释了实验所观测到的剪切带跳跃现象和砂岩岩样应变局部化较煤样滞后的原因。剪应变局部化是否发生跳跃,关键取决于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是否存在拐点。对于没有拐点的情形,宏观剪切带图案不跳跃。局部化是导致准脆性材料试件剪切带倾角尺度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0.
赵勇 《浙江测绘》2001,(2):28-30
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城市新旧平面控制网一般重合3~5个点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平面坐标系统之间相互转换的简便算法,并建立了椒江坐标系与黄岩坐标系的坐标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