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0篇
  免费   955篇
  国内免费   1577篇
测绘学   1430篇
大气科学   650篇
地球物理   425篇
地质学   4675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279篇
综合类   562篇
自然地理   196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吉尔吉斯斯坦表土元素组合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40个不同采样环境下采集的表土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结合系统聚类(HCA)、降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研究了吉尔吉斯坦境内不同采样环境下表土中元素的组合差异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大部分路边采集的表土、农田采集的表土和河边采集表土在聚类分析中各自组成独立的类别,显示出具有不同于其它采样环境下表土的元素组合特征。(2)由于Ca、Mg、Sr在表生地球化学上具有一定共性,这些活动性元素容易发生相对明显的迁移或富集,DCA分析显示其与Al、Fe等稳定性元素的相对含量存在反相关,Ca、Sr、Mg等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了Al等稳定元素的相对含量。P、Pb、Zn、Cu与Al、Fe、Ti等稳定元素含量受不同的影响因素控制。在上述基础之上,结合不同采样环境下表土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路边采集的表土中Pb、Zn、Cu元素富集显著,而农田采集的表土中P和Cu元素明显富集,反映了P、Pb、Zn、Cu元素已经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在DCA分析中具有不同于Al、Fe等稳定元素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52.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主根周围土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新正  马倩  马晓飞  徐莉  马婕 《中国沙漠》2014,34(1):170-175
通过建立米级的空间尺度进行分层取样,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主根周围土壤的含水率、容重、pH值、电导率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在表层5cm处最小,土壤容重在0~40cm土层变动幅度不大,但随着与茎基垂线距离的增加,二者出现显著变化(p0.05)。(2)土壤pH值和电导率在主根区周围呈现聚集现象,最大聚集率均在0~1m圈层,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土层深度逐渐成为主导因素。(3)土壤养分在表层5cm处聚集,但水平聚集范围中除有机质和全氮可扩增到3~4m外,全磷和速效养分均在0~2m。本研究结论对于荒漠区耐盐性植被的合理密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53.
米槠次生林内4种植物叶片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的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和荧光效率指数(Fef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的DOC和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的平均值为67.90%和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和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的87.40%~94.77%和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的pH值和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的数量和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的DOM含有更多的养分和芳香类和腐殖化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的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相似文献   
954.
正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最大的碳库,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3/4,在全球C循环中起至关重要作用[1]。土壤异养呼吸(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Rh)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损失的主要途径。土壤异养呼吸是指土壤在微生物参与下的矿化过程,主要包括根际微生物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无根土壤)和枯枝落叶层呼吸,由于土壤动物呼吸量不大,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异养呼吸主要表现为矿质土壤呼吸[2-4]。土壤异养呼吸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在全球范围内,异养呼吸所占总呼吸的比例为7%~83%,其中在热带和温带(30%~83%)森林生态系统中所占比例高于寒带地区(7%~  相似文献   
955.
在勘查区内通过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多处异常,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种属性可将异常划分为3个异常区带,即西部HT1、东部HT2、南部HT3。经地表探槽工程揭露部分异常与已知矿体较为吻合,并且在勘查区东部HT2-3异常带内新发现4条蚀变岩型Zn矿体。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地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56.
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地区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进行了1年(2012年1月—2013年1月)原位观测,分析了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影响,并探讨土壤无机N含量变化与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种天然林均表现为大气N2O排放源,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平均土壤N2O排放速率分别为7.29μg·m-2·h-1、7.41μg·m-2·h-1;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排放速率均出现在夏季6月,分别为16.51μg·m-2·h-1、18.86μg·m-2·h-1;2个林分N2O排放速率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2年1月和2012年9月,分别为3.04μg·m-2·h-1和2.17μg·m-2·h-1。2种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均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2种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H4+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O3-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及NO3-含量的变化对中亚热带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7.
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微气候对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气候的改变会影响到一系列的生态系统过程,研究增温条件下土壤微气候变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的影响。利用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方法研究增温条件下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微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异和季节变异;增温使得空气年均温增加3.2℃,土壤年均温增加5.2℃,增温效果显著;增温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非生长季的增加幅度大于生长季的增加幅度;增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增温会显著增加土壤湿度,而夏季增温会显著降低土壤湿度。研究结果可为变化气候条件下高寒地区水热状况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8.
一般的土壤空气采集装置在藏北除不同程度存在着结构复杂、不便携带、土壤固液态杂质干扰等问题外,适用性和经济性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基于"原位防扰动、隔离降误差、手动便携更实用"的思想,介绍了一种呈管状多层次嵌套结构且具有防水透气采气窗的便携式土壤空气原位采集器,该装置能抽掉残留空气又能防止土壤水分入渗及土壤固体组分的干扰,且工艺简单、便携易用、经济耐用,适用于藏北高寒草原的复杂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59.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提取土地质量指标的前沿技术之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作为土地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壤属性质量指标和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质量指标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水分、铁氧化物、土壤重金属、土壤质地、土壤盐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指示种10个指标的提取、敏感波段选择与反演方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功能越来越强大,对于遥感影像而言,由于其数据量庞大,使得其处理过程耗时较多,如何能够快速地进行遥感影像处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格式的数据,一般软件处理起来,速度很慢,比如说TIFF格式,由于其按波段来存储数据,所以对于多光谱甚至高光谱数据而言,处理过程将非常艰难,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DAL开源库的快读读取TIFF格式影像数据,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TIFF格式影像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