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数字地震台实时处理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软件作为对北京港震机电技术公司软件系统的一个补充,在中文Windows下研制,适用于数字地震台进行数字地震信号实时连续接收和处理。软件的研制充分考虑了台站应用的特点和需求,引入完整的软件工程学理念,采用了面向对象(OOP)的分析设计方法和软件组件技术(COM)。  相似文献   
12.
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良盛  刘志铭  张昊  钱方明  黄艳 《测绘学报》1957,49(10):1252-1264
天绘二号卫星系统是我国首个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微波测绘卫星系统,也是我国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是国际上继德国TanDEM-X系统后的第2个微波干涉测绘卫星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双频成像解决干涉相位绝对模糊问题的方法,彻底摆脱了对地面控制数据的依赖。该系统工作于X频段,设计分辨率为3 m,处于5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由两颗对等的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可以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通过对干涉基线体制、卫星编队构型及雷达收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并从系统任务、主要性能及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总体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型号研制3个阶段阐述了工程实现情况;最后介绍了卫星系统在轨测试验证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产品精度与TanDEM-X系统相当,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思路正确,工程实现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调制传递函数是反映卫星光学相机成像性能的重要参数,针对调制传递函数多种在轨检测方法,本文在分析了可利用地面景物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卫星光学相机分辨率不断提高的现状,着重从原理和方法上介绍了利用不同亮度地块接壤的地面靶标进行检验的刃边法,同时依据实验研究成果,介绍了对原始刃边数据拟合和调制传递函数的频谱增密技术,这些技术对提高调制传递函数获取精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志华  李秋峦 《海洋工程》2014,32(4):124-130
结合多核CPU硬件PC平台,设计了一种海底三维声学图像实时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声学前端信号处理子系统、数据传输控制子系统和PC客户端图像处理系统三个部分。声学前端信号处理子系统统根据接收到的多路声学换能器信号,通过两级FPGA信号处理,采集多通道水声信号,进行实时电子聚焦波束形成。为了解决海量声学数据快速传输问题,数据传输控制子系统未采用传统用户空间TCP/IP传输机制,而是直接通过嵌入式PowerPC处理器在Linux内核态采用DMA通道进行声学数据转发,减少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开销,有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针对海量声学数据实时处理需求,PC客户端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复杂、耗时的单帧重建和数据拼接算法模块根据声学数据点的角度范围进行等分分割,对每个子范围声纳数据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均衡多个CPU核之间负载,实现高性能三维声学图像实时处理。通过室内水池和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高效地进行三维声学图像采集、传输与处理。  相似文献   
15.
《海洋测绘》2014,(3):59-59
<正>据印度dnaindia网站2014年3月31日报道,印度期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前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将有4颗卫星在轨运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于4月4日发射其第二颗导航卫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B(IRNSS-1B)。该卫星重1 432kg,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升空。IRNSS-1B卫星设计使用寿命10年。首颗导航卫星IRNSS-1A已于2013年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相对辐射定标是获得各类光学遥感卫星传感器的高精度观测产品的必备条件,由于受发射震动、在轨空间环境变化等因素以及传感器自身衰减的影响,传感器在轨响应状态会随时间发生衰减和漂移,单一相对辐射定标方法无法保障卫星传感器在特定时间的探元响应一致性。本文以光学卫星传感器全生命周期影像辐射质量保障为目标,主要研究了光学卫星传感器在轨生命周期内高频率、高定标精度的常态化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并总结了当前常用的相对辐射定标精度评估方法,评估了各定标方法的指标以及应用场景。利用珞珈一号01星(LJ1-01)夜光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进行在轨暗电流、和在轨均匀场地定标实验和验证,珠海一号02组高光谱卫星影像被用来实施和验证统计定标和偏航辐射定标方法,并耦合多种定标方法实现常态化辐射定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定标方法处理后影像的条纹系数小于0.25%,图像相对标准差均优于3.00%;多种定标方法相互结合的常态化辐射定标方法实现了多种定标方法的优势最大化,完成常见传感器的高精度在轨标定。  相似文献   
17.
18.
19.
无地面控制点卫星摄影测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无地面控制点的卫星摄影测量(简称无控定位)这一国际难题,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全球连续覆盖模式"光学摄影测量卫星的主要技术参数特征以及无控摄影测量模式、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尽管各系统在无控定位上作了种种努力,但与美国1∶50 000比例尺制图标准(水平位置误差12m,垂直高程误差6m)相比,都存在一定距离,该文认为其不足的关键在于对星敏感器测姿误差的处理上。该文还特别介绍了天绘一号卫星工程达到这一标准的主要学术与技术措施,并列举了国内外检查点检测精度一致性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18日)资源一号02C卫星是发展改革委立项批复,按照国土资源部主体业务定制的第一颗国产高分辨率业务卫星,2011年12月22日在太原卫星中心成功发射。按照在轨测试大纲要求,2012年2月10日~3月25日我部迅速组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