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41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15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3篇
  1935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应用遥感图像进行湿地资源调查,查明了上海市湿地类型、分布及面积,搞清了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分带、与植被群落分带相关的微地貌分带,受保护珍稀鸟类生态位分带和底栖动物分带;应用不同时相遥感图像调查了湿地微地貌的变迁,研究了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容量;进行了工作地形底图的局部修编.  相似文献   
964.
扎鲁特旗地处兴安岭余脉到辽河平原北部,跨中国地形二三阶梯,因各种自然条件所限形 成了南农北牧、中间交叉的农牧交错带。通过以内蒙古扎鲁特旗 3 349 处地名作为考察对象,运用 核密度估计、地理集中指数及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对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研 究发现:(1)研究区自然景观地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北部丘陵和中、小山地区,地形地貌类地名集 中分布于地形过渡区,即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水文地名主要分布在相对低海拔地区,与河流大 小关系不明显,呈南北均匀分布,呈现出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名分布特征;(2)人文景 观类地名多分布于中部与南部地区,其分布特征看,人文聚落地名与自然水文地名的关系最为密 切,在中部地区随河流带状分布,并且因农业依赖水资源的特征而地表水、地下水富集的相对低海 拔区和滨河地区集中的规律。这也是半农半牧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3)人文地名经历从清初的 随机分布到现在的集中分布的过程,大多人文地名在近百年内形成,其中聚落地名从清初的小型 聚落到清末蒙地放垦后初具规模,再发展到现在较有规模的集中聚落。经济、交通、建筑类地名是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工业化、城镇化而逐渐集结。(4)研究区地名整体分布看,影响自然地名的主 要因子是地貌、水文条件、气象气候、地名认知等,而人文地名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外,还有政策、人 口活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65.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清代以来史料为依据, 在现代清查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森林变迁大体趋势及主要过程的客观把握, 重新校订了1949 年和1700 年前人的估算数据, 回溯估算了1750~1900 年中国各省区每50 年森林面积与森林覆被率值, 并与现代森林清查资料衔接, 分析1700~1998 年近300 年来中国森林变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近300 年来中国现境内共减少森林面积约0.95×108 ha, 森林覆被率减少9.2 个百分点, 变化曲线呈先抑后仰; 以1960s 为界, 此前呈加速递减态势, 260 年间减少森林面积达1.66×108 hm2, 覆被率下降约17 个百分点;1960s 以后呈逐步增长态势, 近40 年间增加森林面积约0.7×108 hm2, 覆被 率提高了约8 个百分点。结果还表明: 近300 年来中国森林消长, 西部地区均小于东部地区; 在1700~1949 年的锐减期中, 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区是森林面积缩减最为严重的地方, 大部分省区覆被率下降超过20 个百分点, 其中黑龙江达50 个百分点, 吉林达36 个百分点, 川渝地区达42 个百分点, 云南达35 个百分点;在1949~1998 年的恢复期中, 西部各省区森林覆 被率增加均小于5 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除黑龙江、湖北和沪宁外) 均超过5 个百分点; 其中 粤琼、广西、安徽、京津冀、山东、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区高达10 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966.
广义地名及其本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广义地名的概念(指可以与地球表面特定位置或范围相关联的一段文本),基于广义地名组织的文本形式的空间信息通常更符合人们对于地理空间知识的表达。探讨广义地名的本体,并给出相应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从而有助于广义地名数据库以及智能化广义地名服务的实现。该研究主要从广义地名的发生学、描述对象、地理范围、信息团体和语境引起的二义性等方面描述广义地名本体,并用UML语言建立便于在信息系统中实现的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967.
由于自然气候地质过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长度及类型会不断演变,从而影响近海动力过程及生态环境。因此,开展海岸线变迁及其原因研究对于保护自然岸线及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遥感技术是研究长时间序列海岸线演变的最重要的工具。本文利用7景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资料,基于目视解译及自动解译的方法,借助GIS平台分析30 a以来雷州半岛岸线时空演变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的海岸线总体保持增长趋势,共增长约83.31 km,平均增长率为2.52 km/a,其中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位于霞山区湛江湾港口、徐闻县南山村徐闻港。深入研究表明:该区域围垦养殖、城市扩张、港口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是雷州半岛岸线变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68.
海岸线时空变迁研究是有效保护岸线资源、科学治理与管理海岸带的前提与基础。为研究近60年来钦州湾岸线变化和海岸开发利用情况,本文研究了1960年、1980年、1989年、2001年、2008年和2020年6个时相钦州湾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对其空间开发格局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60年间钦州湾大陆岸线长度变化剧烈,以1989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先减后增的态势,总长度共增加了14.55 km;自然岸线不断减少,所占比例由72.41%下降到9.67%,岸线多样性指数总体下降,并朝着单一化的方向发展;1960—2020年岸线分形维数为1.135 5~1.157 6,呈现先降后升趋势,钦州湾岸线形状较广西整体岸线复杂;近60年钦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强度持续增强,受以填海造地为主的人类开发活动影响,钦州湾海岸带总体呈现出陆进海退的特点;人口增长、人为活动和政策导向是近60年来钦州湾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9.
地名的生命历程包括命名和用名两个环节。地名的符号意义通过命名者得以构建,而在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又不断被重构。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通过大量微观个体的深度访谈,从地方民众认知的视角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文化符号意义的变迁及成因。结果显示:案例地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汉化趋势明显,其大致经历了少数民族语地名主导阶段、少数民族语和汉语地名共存分立阶段、汉语地名与汉译少数民族语地名主导阶段。随着语言文字环境和用名群体结构的剧烈变迁,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的符号意义在新的用名环境中不断被弱化,地方民众对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的认知越来越有限,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逐渐从意义丰富的文化符号衰变为简单的空间指位符号。  相似文献   
970.
太子河及太子河冲积扇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金坑冰期)堆积之后。根据粗细粒岩性与地层厚度所占的比值;沉积物在扇体所处的空间地貌部位;第四系厚度与下伏构造关系,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冲积扇可划分为扇顶亚相、扇中亚相和扇缘亚相。扇顶亚相位于上更新统粗碎屑岩堆积区,为地下水极丰富区;扇中亚相位于中更新统上部—下更新统迭置区,是地下水丰富区;扇缘亚相位于中更新统上部—上更新统细碎屑堆积区,是地下水中等—贫乏区。太子河冲积扇大体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即早更新世冰碛、冲湖积相沉积时期,中更新世早期冰碛、冰水堆积与晚期太子河冲积扇形成时期;晚更新世太子河冲积扇加积时期;全新世较稳定阶段冲积相堆积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