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1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348篇
测绘学   5056篇
大气科学   384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616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浅谈制图综合在地图缩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利用1:1万地形图缩编1:5万地形图的实例,就制图综合在地图缩编中的应用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2.
我国多数基础GIS数据库由于数据源的限制或经费、时间的限制或是在设计时混淆了与地图数据库概念等原因,在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上或在地理信息采集的要求上都达不到真正GIS数据库的标准,因此不能很好地提供全面的GIS应用支持。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理信息的某些特性,指出了改造目前基础GIS数据库应该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93.
根据Dobson和TOMS资料分析北京和昆明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约20年 Dobson和TOMS资料来分析北京(39.93°N,116.40°E)和昆明 (25.02°N,102.68°)两地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1979-2000年间北京大气臭氧长期变化趋势是-0.642 DU/年,而昆明在1980-2000年间的趋势是-0.009 DU/年;(2)北京和昆明两地大气臭氧都有很强的季节内变化(尤其冬季更强),与季节性变化强度相当;(3)在北京和昆明,由记录较短的大气臭氧资料分析得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较长记录得到的结果有显著差异;(4)在北京(中纬度)和昆明(低纬度)大气臭氧都有显著的准两年振荡信号;(5)两个站点大气臭氧的年际变化主要由长期趋势项和准两年振荡信号组成;(6)Dobson仪测量得到的臭氧总量与TOMS资料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94.
把无粘流中能成功捕捉接触间断的反扩散差分格式,用在了准地转二维理想锋生的数值模拟中,并将计算结果与Cullen的计算结果和半地转方程的精确解进行了比较。用反扩散格式模拟的锋面较Cullen的结果更加显,而且更接近半地转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95.
国家自然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及其信息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说明国家自然地图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产品建设和开发的背景,即国家自然地图集作为一部代表国家水平的大型综合性科学参考地图集,其GIS数据库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之2个衍生信息产品开发,体现出该地图集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剖析了该项口的科学内涵,即体现了从数字地图模型向数字景观模型的替换,以及两者的统一和共存;第三,阐述了本项目的技术特点,也就是既注重数据库的开发,又强调了地学信息共享的技术开发,体现了两者的统一;第四,总结了本项目的总体特征,即将动态的多时空尺度浏览与静态的深层次信息加工与分析相结合,组成动静补充的统一体;最后,文章预测了国家大地图集系列的发展前景:开发和建设国家地图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