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福建土楼以其鲜明的风格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建筑特色有着深厚的地域人文烙印。本文以福建土楼的建筑特色为出发点,分析土楼的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其地域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建土楼: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模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玲 《福建地理》2002,17(4):53-56
福建土楼以其鲜明的风格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建筑特色有着深厚的地域人文烙印。本文以福建土楼的建筑特色为出发点,分析土楼的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其地域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福建各县(市)经济发展梯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善金 《福建地理》2003,18(1):20-24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来研究福建59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梯度及差异。通过计算各县(市0的经济发展梯度值,总结出福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并用系统聚类方法把福建各县(市)划分为5个经济发展梯度区,为制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大同市地域结构现状,地域结构水平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定量,逻辑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筑了大同市区域发展的中心-外围地域结构,指出大同市在“九五”到2010年期间里,生产力布局应该采取强化中心,层次推进,延展轴链,驱动叶同的“风轮式”发展战略,塑造“一心,两面,四条链”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立勋 《热带地理》1997,17(1):47-52
本文揭示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在增长,结构,组织,动力机制,市场表现,空间差异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带来的积极的经济,社会与空间效应,指出珠三角乡镇企业对广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落后地域经济瓶颈的诊断分析:以安康地区粉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系统运动理论和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基础,运用图论中“度”的理论和方法,并以安康地区为例,对区域瓶颈因素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的较客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该文将城市化发展过程分为经济、人口、地域空间及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四个方面,选择出一整套相应的刻画指标,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各地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总体水平排充充及发展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地区间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差异首先体现为总体水平的明显差异,总体水平最主要最取于单位空间非农经济活动强度、城镇规模及基础设施水平;而更进一步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和城镇人口分布结构上,其中区域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地域文化因素对经济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影响,比较分析东亚模式、西方模式、南方模式、北方模式和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20.
徐勇  马定国  郭腾云 《山地学报》2004,22(4):385-392
退耕是目前国家关于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措施。在总结"赈济退耕25"、"赈济退耕15"和"梯田退耕"各模式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耕地坡度分级数据、农业人口数据和不同模式生态环境建设标准,分别计算了黄土丘陵区各县(市、区)退耕25°和15°以上坡耕地、新建园地、新修梯田、林草植被恢复的面积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额度。在构建并采用生态环境建设指数、政策性补贴资金密度指数和投资需求密度指数等指标,对55个县(市、区)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模式下的生态环境建设规模及投资需求地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