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6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537篇
测绘学   458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998篇
地质学   1184篇
海洋学   573篇
天文学   192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基于通量均衡基准的地壳垂直形变场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球通量均衡假说建立了地壳垂直形变场的分析模型,在球面近似下求得了该模型的球谐函数级数解并拟合了两个不同区域的地壳垂直形变场,编绘了等值线图,继而在密切平面坐标系下导出了该模型的Fourier级数解。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几何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2.
孙毅  汪智 《四川地震》2005,(2):35-39
研究了定点连续形变长周期频段信息和块体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川滇菱形块体内,定点连续形变观测获得的长周期频段信息中的长期趋势变化除去仪器零漂等局部干扰外,基本上都和块体运动方向或者块体边界主干断裂活动方式相一致,表明在定点连续形变长周期频段信息中,也存在有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地壳形变信息。对其在预报上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3.
青藏块体东北缘和川滇GPS监测区1991(1993)、1999和2001年高精度GPS观测资料揭示: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前,青藏块体北、东缘构造区域水平运动变形场动态演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特征。即:在继承性运动总体背景下,临近大震发生时两区域运动强度同步减弱且变形状态发生变化。结合地质构造分析研究认为,昆仑Ms8.1地震前,青藏块体边界运动变形的关联性变化与大震孕育后期大范围应力应变快速积累所形成的扰动应力场有关;随着块体内部大震的发生、应变能的大量释放和构造应力场的调整,可能会促使块体边界地带具有较高应变积累的相关构造部位(尤其是未被历史强震破裂贯通的地带)的应力应变的进一步积累或破裂释放。  相似文献   
154.
田伟  魏春景 《中国科学D辑》2005,35(3):215-224
北秦岭存在一套低Al的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闪长岩系列岩石, 其形成时代在430~399 Ma之间, 并具有正εNd(t)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模拟计算表明, 它们由二郎坪群中的变拉斑玄武质岩石重熔而来, 不同残留相和熔融程度形成了不同岩石类型. 重熔过程残留相的热力学分析显示, 该岩石系列代表温度升高、压力降低的过程, 表明存在加厚地壳的拉张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15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此次地震的震级Mw=9.3(根据Stein和Okal以简正模式振幅修订,http://www.earth.northwestern.edu/people/seth/research/sumatra.html),是自1900年以来记录到的第二最大地震。它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以西100千米的近海处,  相似文献   
156.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0~500S的面波估计得到的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断层机制,当周期大于1000S时,地球的地震自由振荡的振幅将异常地大。我们对一个比较陡的断层应用根据地震的体波和面波得到的更真实的破裂模型,估计了自由振荡的振幅近似等于地震矩(6.5×1022N.M),这相当于矩震级为9.15。由于破裂的持续时间达600S,故断层破裂模型足以描述地震的观测结果,但却低估了大地测量位移,这些位移表明在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下面发生了缓慢的断层运动。  相似文献   
157.
“三圈环流”是在热力环流的基础上,根据风的形成原理而形成的。“三圈环流”既是“大气运动”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学习“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的基础,所以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关键。但由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依赖学生较强的空间概念以及物理知识,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弱,所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58.
我国公路泥石流病害严重,泥石流淤埋公路构建筑物是一类常见的公路泥石流病害类型。泥石流衰减动力学是防治泥石流淤埋病害的重要关键技术,也是泥石流运动学、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作者运用泥沙运动力学及流体力学原理,初步建立了泥石流固相颗粒和液相浆体的能量衰减条件,把泥石流衰减模式概化为两类,即能量抑制衰减和能量自由衰减;通过泥石流沉积模型试验,得到了不同粘度泥石流体的沉积扇变化形态,随着泥石流体粘度的增大,沉积扇边缘变陡、扩展范围变小、纵轴线长度减小等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初步建立了泥石流能量衰减速率计算方法。研究成果为防治公路泥石流病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9.
当前时空数据模型多以描述空间实体的离散变化为主。该文中对空间运动对象在抽象层次的无限连续空间、离散层次的有限离散空间上的数据类型进行分析和定义,将其分别划分为时间类型、空间类型和时态类型来研究,并提出支持空间运动对象的表示方法和操作方式。该方法既能表示空间实体的连续运动,也能表示其离散变化,为空间运动对象时空数据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正>2014年的9月,在悉尼的迪怀海滩上出现了大量神秘的绿色"海藻蛋",其完美的形状以及极具生命力的绿色使当地人相当惊讶,他们称此前从未见过这种神秘生物,捏起来软软的,很有生命力,它们抱团的原因可能是防止自己被鱼吃掉。有人猜想这就是毬藻,世界上唯一一种球形绿藻,刚毛藻科,球藻属,生长在北半球,以作为日本北海道著名淡水湖——阿寒湖的纪念物而闻名,俗称为"海藻球"。细丝状的个体在某些情况下会形成绿色球状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