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董慧 《国土资源》2013,(11):42-43
大连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东濒黄海,西临渤海,素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美誉。由于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大连,在地理环境上,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分布广泛,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及一些山间谷地;岩溶地形随处可见,喀斯特地貌发育。这些自然因素及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工程建设人为因素成为诱发大连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642.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俊  潘玉君 《地理学报》2012,67(8):1149-1152
北京大学唐晓峰的著作《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以下简称《从混沌到秩序》, 内引此书只注页码) 已出版近两年[1], 国内也已有过一篇书评[2]。但就笔者所能解读来看, 该书实在是一部论述中国古代“地理思想”的好书, 对于认清中国古代地理思想的特质、理论体系, 以及中国历史进程的地理思想基础, 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尤其是人文地理学, 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而, 拙文非常赞同爱德华·苏贾(EdwardSoja)所主张的建构性评论[3], 以述带评, 推荐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643.
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长雷  王思聪  李治军  张一丁  高宇  李冲 《地理学报》2015,70(11):1823-1834
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环境4个方面集中对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研究进行综述。地理环境的研究从气候变化、湖泊湿地、流域区划和流域开发进行说明,近年来该流域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湖泊湿地资源丰富,中俄两侧有众多的保护区和保护对象,水库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地表水的研究从径流特征和洪水特征进行说明,该流域可以划分为7条支流和1条干流,大气环流异常是2013年其干流出现连续暴雨的直接原因。地下水的研究从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和跨国界含水层进行说明,该流域可以划分为9个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有其特殊性,跨国界含水层问题有待于研究。水环境的研究从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进行说明,加强流域污水防治工作,提出流域地下水防治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最后对寒区特色水问题等热点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44.
地理环境因子对螺情影响的探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中国血吸虫病疫情呈回升态势,表现为急性感染人数和血吸虫病患病人数增多,局部地区钉螺扩散明显,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等。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控制钉螺对血吸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钉螺的生态学特征,综合高程、水文、土地利用、土壤、植被等因子,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2009年湖北省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在垸内型流行区,整个流行季(3-10月)、特别是7-9月期间的植被覆盖与钉螺分布范围有关,密螺地带的特征为土壤质地粉砂含量适中、黄红壤和淹育水稻土,第一季度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② 在垸外型流行区,湖泊滩地、高覆盖度草地是其主要分布环境,而第一季度较高的植被覆盖,尤其是荻、芦苇等植被类型是高密度地区的环境特征;③ 在山地丘陵,河流附近的林地和耕地,潴育或淹育水稻土是钉螺密集分布的环境。筛选出的地理环境指示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钉螺孳生地,从而为采取有效的控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5.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地理环境整体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646.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学习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当地地理文化景观形成的特点。笔者认为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十分重要,但教会学生如何用地理环境知识分析地理文化景观形成特点的方法更重要。考虑到知识内容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运用“文化与环境”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地理案例进行探究,实现了对地理规律的自我发现。  相似文献   
647.
杜会军 《地理教学》2010,(13):28-29
一、设计思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教材以叙述性课文、活动性课文和图文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648.
周红星 《地理教学》2010,(12):7-9,6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区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区域优势,协调人地关系,结合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探寻区域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49.
蒙古民族,在历史上有过多次的大范围的移动,因而蒙古语地名广泛分仙在我国东北、华北、两北等地区,成为我国地理上、地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蒙古语地名的分布、演变、结构、含义及其汉字译音和罗马化的问题,对于增进人们更好的了解蒙古民族的历史变迁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蒙古语地名,在各种史籍、方志、地理著作和文学著作等涉及到。  相似文献   
650.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an experiment on the generation of 3D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flight laser scan-ning data by a set of algorithms and methods that were developed to auto-matically interpret range images for extracting geo-spatial features and then to reconstruct geo-objects. The algorithms and method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modeling of laser scanner data include triangulated-irregular-net- work (TIN)-based range image inter- polation; mathematical-morphology (MM)-based range image filtering,feature extraction and range image segmentation, feature gener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3D objects recon-struction and modeling; computer-graphics (CG)-based visualization and animation of geographic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