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71.
志留纪昆仑山地区构造古地理环境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北部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中,在昆仑山地区测得志留纪(S),奥陶纪—志留纪(O-S)剖面39条,剖面厚度从169m到8260m不等,地层的上下接触关系多为断层和角度不整合。从沉积环境、物质组成等方面,反映出昆仑地区从西向东古地理环境为滨浅海-深海-滨浅海-深海的分布特征。西昆仑温泉沟群(S1W)在英吉莎县西,以砂岩、板岩为主,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在麻扎一带,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板岩及硅质岩等,麻扎附近的石英片岩、砂板岩及灰岩中,含拉斑玄武岩,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深海相(俯冲带海沟沉积环境,麻扎一带),斜坡相浊积岩沉积(麻扎东、西一带),在麻扎一带叠复厚度8260m,向北西、南东方向变薄;东昆仑在木孜塔格峰北,该群为一套深海-半深海复理石沉积,由灰色、浅灰色浅变质各种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中晚志留世达坂沟群(S2-3D)在西昆仑为半深海到滨浅海沉积环境,在东昆仑沉积一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以浅海环境为主。在若羌南的白干湖组(S1b)发育深海浮游生物——笔石,为深海相浊积岩,从下到上浊积扇向海推进,水体逐渐变深,属拉张环境下的深海弧后盆地沉积环境。在格尔木西南志留系赛什腾组(Ss)自下而上由大陆斜坡至陆隆和深海沉积到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化,具有非扇大陆斜坡沉积类型,以远源浊积岩、半远洋沉积为特征,代表古海盆收缩到残留海盆阶段的沉积。布咯达坂峰东,加里东晚期(S3)同碰撞型二长花岗岩体锆石的LA-ICP-MSU-Pb年龄(421±3)Ma、(423±16)Ma。在格尔木东南的纳赤台群(OSN)超镁铁岩-辉绿岩墙-玄武岩-深水硅质岩构成早古生代的洋壳组合,具有蛇绿岩套特征。基性变玄武岩显示为洋中脊或洋岛环境。硅质岩的地球化学指标也显示为洋中脊或大洋盆地的远洋深水环境,超镁铁岩是古洋壳残片的地幔岩部分,变碎屑岩属大陆斜坡相沉积,碳酸盐岩具近岸沉积特点。格尔木东南纳赤台群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MORB)型,锆石SHRIMP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419±5)Ma,为S4。总体上,志留纪昆仑地区应是加里东运动之后在逐渐消失的残留洋,表现出复杂的多岛洋盆体系。这一构造古地理环境的确定,为该地区已经发现的矿床形成机制的研究和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72.
基于计算机的地图传输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博  赵军喜 《地图》2000,(3):5-8
一、传统的地图传输理论地图信息的传输是指地理环境信息在地图上的选择和符号化 ,并能够为使用者认识和解译的过程。只有当编码的信息已经得到了辨认和解译 ,地图信息的传输才完成。可以说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 ,近几十年来地图学中没有其它任何一个概念比它的影响大。它的提出 ,使人们对地图的作用和地图学的认识起了很大的变化 ,并对研究的内容引出了新的探讨。1 .地图传输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一般的传输系统相似 ,地图传输系统也是由信息源、传递信息的信道和接受信息的接收者组成。在这里 ,制图者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相当于信息源 ;将地理…  相似文献   
673.
MGIS中的战场地理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各种类型地图数据库的建成和制图自动化的日趋完善,人们对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将逐步转向分析和辅助决策。文中根据作者的实践论述了战场环境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674.
总结了五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的特征,论述了气候的冷暖周期性变迁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5.
遥感考古是遥感技术与田野考古的整合 ;本研究将遥感考古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与考古相关多学科相结合 ,进行中国西部典型地区重要古遗址所赋存的古地理环境演变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其主要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典型地区考古实践与遥感考古新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的融合。在基础研究方面 ,以中国西部典型遥感考古目标波谱特性、遥感考古的机制、机理 (遥感考古目标微弱信息的提取研究和地下隐藏典型考古目标的遥感信息传递机制研究 )、遥感考古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的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在技术开发方面 ,以研究全谱段、全天候、全天时、多平台的综合对地观测、开发和建立具有全谱段、高分辨率、有一定对地透视能力的、时空多维、多元化信息源的遥感考古信息处理分析体系、典型考古目标的数字仿真和古地理环境的虚拟反演等为特色 ;在应用方面 ,以普查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古遗址分布、建立中国西部典型地区重要古遗址信息系统 ,找出西部典型地区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 ,以丰富中国西部的文明史等。  相似文献   
676.
地理学要研究人地关系.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于阐明人地关系。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如何正确处理、协调人地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全书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理论这一条主线逐章逐节展开.最后一章“人类和环境”更是以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作为总结。  相似文献   
677.
我很同意钱学森院士所提出的地理科学是十大科学体系之一的观点。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它研究地表各个圈层的结构及其规律性,以及它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也是社会物质建设的基础。国家各部门经济建设及各类科学的发展,均离不开地理环境。总而言之,地理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678.
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考虑埋藏成岩、后期蚀变、风化淋滤作用等影响因素,分析10件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别火山岩堆积、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玄武岩到中性安山岩和粗面岩,再到酸性流纹岩、霏细岩,以及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均有发育.稀土...  相似文献   
679.
淄博地区上新世巴漏河组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新世巴漏河组在淄博地区的发现填补了该地区上新统的空白。阐述了巴漏河组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指示意义 ;综合运用沉积岩相分析、孢粉分析、岩石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巴漏河组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分析了其成因及形成时代 ,重建了淄博地区上新世晚期的沉积、生态及气候等古地理环境。认为巴漏河组是在上新世晚期由河流搬运堆积形成 ,在其沉积过程中 ,淄博地区的植被由针阔混交林演替为以松为主的针叶林 ,气候由暖湿的暖温带气候向冷湿气候变迁 ,并呈现出进一步干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80.
IntroductionDVGE was first proposed by Lin Hui and GongJianhua in 1999. DVGE“is not only an advanced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butalso a distributed three dimensions virtual environ-ment. It is based on avatar and has many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