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1.
数字高程模型派生因子很多,在地形分析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其派生因子产生的数据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不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派生因子里面选取坡度、坡向、地表粗糙度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与趋势图表,研究发现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对地形的描述粗糙增大,概括程度也变高,使得坡度梯度降低;坡向研究方面在平坦地区随分辨率粗略化,面积比例逐步减小,从整体来看,随分辨率的粗略化,除平坦地区外,各类坡向面积比例没有太大的变化;地表粗糙度的最大值随着分辨率的下降而逐步降低,并且在极大值之间的变化频率较小,粗糙度的均值随分辨率的降低而减小,但均值间的变化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2.
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围(90°~104°E,32°~42°N)1960—2004年55个气象站点白天08:00—20:00时、夜间20:00—08:00时和全天20:00—20:00时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不同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的关系,得出了不同降雨强度以及不同季节最大降水总量出现的海拔.小雨日数与海拔较为密切,呈线性增长;中雨以上与坡向、地理位置有关,在海拔4850m附近降雨日数最多为143d.降雨日数和总量在海拔3700m左右达最大峰值,而在海拔2700m附近为次大峰值.进一步利用干湿年资料诊断分析出祁连山区最大降水高度的出现除了受地面海拔的影响外,很可能与高低空两个最大相对湿度中心及相应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中心出现高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探明辽宁省生态环境变化,利用MODIS-NDVI数据及CASA模型,对辽宁省2000—2018年NPP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19 a辽宁省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18年辽宁省植被NPP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东部高西部低;NPP变化趋势率为2.89 gC·m-2·a-1,其中,87.4%的地区呈增加趋势,且辽西北地区波动变化最为显著;高程和坡度对NPP变化的影响明显高于坡向;随着高程增加,NPP表现为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高程500 m左右出现NPP最大值;随着坡度增加,NPP表现为先增加后略有减小的趋势,坡度35°左右出现NPP最大值;在高程为500 m以上、坡度为15°—35°范围内,NPP值最大。  相似文献   
114.
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坡向差异可引起两坡面的温度场不对称,进而造成基础设施的不均匀沉陷和纵向裂缝。目前坡向效应的研究主要围绕青藏铁路东-西两个坡面而开展的监测与模拟研究,但高原线性工程走向可能涉及不同的方向,其他走向坡面的水热差异状态研究不足。本研究在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观测基地建设了一个具有八个坡向的监测实体(称:八棱台),在八个坡面和顶面近地表安装土壤温度、含水量传感器,监测研究坡向差异对坡面近地表水热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西相对坡面近地表温度差异最小,月平均温差为0.1~2.3℃,最大温差出现在5月;而南-北相对坡面近地表温度差异最大,月平均温差为1.3~7.7℃,最大温差出现在2月。其余两个相对坡面近地表温差介于东-西相对坡面和南-北相对坡面之间,其中东北-西南相对坡面温差小于西北-东南相对坡面。仅从近地表坡面温度差异来看,高海拔多年冻土区线性工程南-北走向热稳定性较好,其次是西北-东南向,坡向效应不显著而温度场对称性较好。同样八个坡面近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总体差异为东北-西南相对坡面差异最小,融化期月平均体积含水量差最大为0.06 m3·m-3  相似文献   
115.
剑门关丹霞地貌类型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欢  李成英  冉港雄  孙小飞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4):75-78,102,I0003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以SPOT数据作为主要的数据源,分别提取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剑门关局部地区丹霞地貌类型景观格局信息,通过计算多种景观指数,分析了不同坡度、坡向和时空上丹霞地貌类型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丹霞地貌景观格局变化随坡度、坡向等因子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国家政策和人类活动影响是其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6.
月表形貌格局和物源特征的耦合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LAM)数据所生成的DEM和基于Clementine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月球主要矿物及部分元素分布图,相对系统地分析了月表形貌特征和岩石分布的空间耦合关系。初步认为,月球上分布西南、东南两条深大断裂,在内部动力、张扭性作用力及外部引力作用下,形成月表U型地貌格局以及月球高地斜长岩、月海玄武岩以及艾肯盆地高FeO异常基性岩分布的物质特点。  相似文献   
117.
地形特征提取的一种简易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形特征作为基本地理要素,从DEM数据中提取其隐含的地形结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本方法采用距离倒数加权法建立格网DEM,提出一种直接比较高程值来提取地形特征的简易算法,并利用差分算法计算坡度和坡向,通过V isual C++软件平台,编程实现格网DEM地形特征的自动提取,进行三维立体显示。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数据结构简单,程序运行效率高,提取结果与真实地形基本拟合。  相似文献   
118.
根据2007—2019年湖北省地闪监测数据、地表覆盖数据以及数字地形高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表覆盖类型、海拔、坡向、坡度4类地形信息数据与闪电频数、正闪比例、地闪回击强度、地闪回击陡度等雷电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建成区单位面积闪电频数和小幅值地闪比例较高,分别为87.1 次/km2和8.6%;②耕地区和水域区地闪回击陡度值较高;③湖北省地闪回击主要集中在海拔0~700 m、坡度0.5°~35°,地闪回击密度随海拔增加呈减少趋势,地闪回击强度平均值随海拔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地闪回击陡度平均值随海拔增加而减少;④坡向朝南或朝东地闪回击密度较高,坡向朝南或朝北地闪回击强度平均值较高;⑤不同坡度区间和海拔区间雷电参数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现有方法广域范围复杂地貌类型斜坡单元精细划分效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地貌形态特征的精细斜坡单元分区划分方法。首先通过典型地貌形态特征对广域范围进行分区,然后基于水文原理和AT最低成本搜索算法精准提取各分区内的斜坡单元,最后根据坡向圆方差对分区内的斜坡单元进行优化。采用四川省全域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实验,根据地形起伏度和海拔高度将整个区域按6类地貌形态进行分区优化,在保持全域范围斜坡单元内部坡向均质性的同时,相较于常用的正反向DEM水文法划分效率提升了70.31%。与基于格网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价进行对比,基于该文所提取斜坡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在精度上有4%以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