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4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623篇
测绘学   4167篇
大气科学   860篇
地球物理   664篇
地质学   2618篇
海洋学   535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2114篇
自然地理   4156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918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的结果将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区11个亚区,各区地质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并提出城市建设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如何正确处理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是全国国土资源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面,洛的重大课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如何破题?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创新土地整理模式,拓展土地整理内涵,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并把土地整理作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农用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93.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用地备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326号)和《关于推广应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221号)有关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供应数据实行网络动态实时备案,  相似文献   
94.
滕州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5.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从调查区表层、深层采样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入手建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配机制,以景观、地貌及地质特征为基础,选择合理的采样位置,正确的采样方法、采样层位,应用掌上机(Pocket PC)及数字填图系统(Rgmap)采集野外样品,本文以兰州—白银黄土覆盖区景观区为例,对表层、深层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对全省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特别是野外工作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城市形态理论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利用2002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图,采用GIS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各功能用地的方向特征和圈层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土地利用体现了明显的圈层特征,同时各类功能用地在各方向的分布又明显受到了河流、交通干道和工业区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北京没有形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多中心布局,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中绿地面积没有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中心城区和边缘集团隔离开的功能.总体上,北京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是同心圆和扇形的结合,更接近同心圆理论和扇形理论的混合形式.  相似文献   
97.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期研究——以黑帝庙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光 《世界地质》2008,27(1):53-58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结合激光拉曼光谱显微探针成分分析与构造演化史分析,认为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主要存在一期充注,包裹体均一温度是90℃~110℃,对应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从82.5 Ma开始.油气存在二期成藏,即嫩江组末期和明水组末期.嫩江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是二期充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是90℃~100℃和110℃~120℃,油气分别由68 Ma和66 Ma开始充注,但以后者为主.主成藏期是一期,明水组末期-古近纪时期.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由嫩江组烃源岩提供油源,形成于姚家组和嫩江组中的岩性油气藏及于明水末期-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98.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国家依法管理土地权属、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而采取的行政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地籍管理中二维宗地图常因界址不明而引发土地纠纷的现状,在城镇地籍管理中引入了表达直观的三维城市模型。三维空间的交互浏览、界址点、界址线与三维城市模型的叠加、宗地信息的查询以及三维宗地图的制图输出改变了传统地籍管理的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未来城镇地籍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
基于ArcIMS的城市小区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SRI公司新一代Web GIS产品Arc IMS9.0,结合ASP及IIS6.0、SQL Serve、ArcSDE等网络、空间数据库方面技术,建立了城市小区信息发布系统。总结了ArcIMS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ArcIMS的城市小区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土壤Hg污染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土壤Hg异常/污染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对北京市近1000km2范围内的地表土壤、壤中气、大气干湿沉降、大气颗粒物、大气中的Hg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北京地表土壤Hg平均含量为0.41mg/kg,大气干湿沉降物中的Hg平均含量为0.194mg/kg,壤中气Hg的平均含量为559.65ng/m3,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g含量分别为0.59和0.67ng/m3,大气中的Hg平均含量为3.13ng/m3。北京市自2000年起实现了由燃煤转变为燃气的减排措施,导致干湿沉降物中的Hg沉降通量显著减少,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g的沉降通量1.837mg·m-2·a-1,北京市城区(近1000km2)Hg全年沉降为1837kg,空气中总Hg浓度由1998年的8.3~24.7ng/m3下降到2006年的3.13ng/m3,大气颗粒物中Hg含量由2003年的1.18ng/m3下降到2006年的0.59ng/m3(PM10)和0.67ng/m3(PM2.5),表明北京市煤改气减排措施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对土壤中Hg的存在形式研究,发现土壤中有硫化物(辰砂)及各种Hg盐(HgCl2)的含Hg矿物,Hg也可以各种吸附方式或壤中气方式存在。研究证实北京壤中气Hg与大气Hg存在显著的相关性(n=131,R=0.267,p<0.01),表明壤中气Hg是大气Hg的重要来源之一。利用2005年地表土壤总Hg与Hg释放速率的线性方程估算,土壤Hg平均释放速率为102.42ng·m-2·h-1,2005年土壤释放进大气的Hg通量为936.70kg。在查明土壤中存在大量辰砂矿物的同时,还分布有大量具有高温熔融特征的金属微球粒和玻璃质微球粒,证明燃煤和冶金烟尘是地表土壤Hg的主要来源。土壤中Hg、S、pH和辰砂颗粒浓度在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表明,碱性条件下,土壤中高含量的S和Hg是辰砂形成的重要原因。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北京市I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面积为176km2,Ⅱ级为808km2,Ⅲ级为24km2,超Ⅲ为36km2。Ⅲ级、超Ⅲ级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城南(长安街为界)大气Hg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城北,在北四、北五环之间的部分地区,大气颗粒Hg的环境质量为Ⅲ级或超Ⅲ级。在地表土壤Hg含量较高的中心城区,居民每天因呼吸摄入的Hg高达364ng,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每年实现10%节能减排的目标,对北京市未来50年土壤Hg含量的时空演变趋势预测,预测2050年北京因干湿沉降带来的Hg输入量为16.03kg,地表土壤释放Hg的输出量为37.36kg,明显大于Hg的输入通量,土壤Hg的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预测到2040年Ⅲ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区域将完全消失,到2060年以Ⅰ级土壤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