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658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测绘学   1726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1036篇
地质学   844篇
海洋学   369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405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6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渗流域内应用拉普拉斯变换(LT)建立相应的有限分析(FAM)方程,顾及渗流域内地下水流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可在LT空间构成一个封闭的以水头像函数为变量的线性方程组。将此方程组所得的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公式,可归化为时间域的解(水头)。由于时间t被隐含在数值方程内,从而克服了传统数值法按时段(△t)逐步迭代的缺陷,提高了计算效率,也为用嵌入法建立地下水流管理模型提供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2.
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是在传统DIn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精度的长时序变形监测方法,可有效地克服传统DInSAR在微小形变监测中受时空去相干以及大气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ENVISAT ASAR传感器获取的22幅C波段影像数据,基于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北京地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每个观测时刻的形变累积量,得到研究区的形变序列图,进而分析了该区域地表沉降特征,结合地质环境监测成果,初步讨论了2003至2010年间北京地区区域地表沉降成因.  相似文献   
53.
论中国郯庐断裂带的活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卫星影像、断层泥的分布和特征、重力资料、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以及其他某些地质资料,讨论了郯庐断裂带前震旦亚代以来的活动情况和现代活动性,并认为沿此断裂带现存达几百公里的左旋走滑位移量,应是地史上历次断裂运动的最终结果。指出了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4.
GPS高程拟合的方式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范围不大的区域中,高程异常具有一定的几何相关性,GPS高程拟合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求解正常高。在解析法求解过程中,首先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拟合数学模型的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待测点的高程异常值。通过实例验证:GPS高程拟合的精度主要取决于GPS大地高的精度、重合点正常高的精度、重合点的分布及拟模型的选择。一般在重合点数量充足且分布均匀的情况下,GPS高程拟合的精度可达到四等水准网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石家庄市GPS控制网的现状、概况及观测概要,重点叙述了石家庄GPS控制网在基线处理、平差处理、坐标转换、高程拟合以及投影变形等五个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对其他城市做GPS控制网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7.
HDF-EOS数据格式及其数据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HDF-EOS作为NASA存储和发布EOS数据的标准,专门用于处理各种EOS产品。掌握HDF-EOS数据格式和数据导入是能够充分开发和应用EOS数据信息的关键。文中介绍HDF数据文件中图像模块、科学数据、Vdata模块(表格数据)的结构,HDF-EOS数据文件中点、条带、网格数据和元数据的的数据格式,以及打开HDF格式数据实现对HDF-EOS数据导入浏览的相关软件。  相似文献   
58.
走近车载GPS     
《河南测绘》2005,(2):7-8
  相似文献   
59.
本文提出一种估计GPS动态测量中的模糊度实数解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推导了状态参数和模糊参数向量递推解;给出了残差平方和的序贯计算公式。该算法不仅可以获得模糊度的无偏最优估值,而且还能提高计算效率;不仅能够应用于动态GPS事后处理,而且能够用于实时GPS动态数据处理。算例显示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0.
本文探讨了在测区暂时无首级控制点的情况下,利用EPSW98软件的重算功能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生产具有的优点和尚存的问题,得出了EPSW软件在无首级控制点情况下快速出图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