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7篇
  免费   1531篇
  国内免费   1096篇
测绘学   6478篇
大气科学   864篇
地球物理   1347篇
地质学   2743篇
海洋学   861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1892篇
自然地理   5662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767篇
  2022年   904篇
  2021年   1120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932篇
  2018年   626篇
  2017年   738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864篇
  2014年   1206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806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龚建东  魏丽  陶士伟  赵刚  万丰 《气象学报》2006,64(6):669-683
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在四维资料同化和业务资料分析系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它决定着观测信息与背景初猜值信息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这些信息在空间及不同变量间的扩展方式。由于实际大气的真值并不知道,需要发展不同的技巧来估计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其中在观测空间利用观测与背景初猜值之差来分离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方法估计出的结果较为准确,其估计出的观测误差可直接用于资料分析系统中,背景误差可作为标尺来度量其他方法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文章采用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分析预报系统的6 h预报作为背景初猜场及同时段冬夏两个季节的北半球探空,利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来分离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并比较了东亚区、北美区、欧洲区3个探空资料均匀密集区的区域与季节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观测空间拟合方法所要求的水平均质、各向同性在欧洲区和北美区成立程度较好,在东亚区略差,使用时需要斟酌。此外均方差区域间差别较大,在冬季明显大于夏季,温度场偏大0.2 K,风场偏大0.9 m/s。温度场在400 hPa以下与150 hPa以上,背景误差略小于观测误差,而在200—300 hPa,背景误差略大一些。风场的特点与温度场比较一致。温度与风场背景误差主要集中在前40波,并在20波左右达到最大,水平相关季节区域差别不大,而温度垂直相关比风场窄,两者相关范围比较大的波数主要集中在前20波。此外利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获得结果的分析表明,在质量场中不同区域季节间温度误差的稳定性要明显好于高度场,涡度散度的稳定性要明显好于流函数和势函数,特别是对于特征长度更为明显。这表明利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获得的结果对校准在全球资料同化中采用温度、涡度散度作为资料同化的分析变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2.
程也 《气象科技》2006,34(3):295-295
一个新的由6颗低轨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观测系统于2006年4月14日发射升空,其目的是改进天气预报,监测全球气变化和加强空间天气研究。该系统将首次通过来自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无线电信号提供地球上上万个点的每日实资料,用于科研与业务。该系统由美国与台湾(American Insti  相似文献   
953.
Using a 40-yr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set including 134 stations from 1962 to 2001, the large-scal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 China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n the phase space spanned by the first 8 EOFs generated from the 20-day low-pass filtered data, the six rainfall regimes (RRs) are identified by applying a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namely, the northeastern China regime, Yellow River regime, Qinling Mountain-Huaihe River regime, Yangtze River with its south regime, South China regime, and rainless regim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new RRs exhibit good persistence and evident physical sense, and excellently represent both of countrywide and regional features, which also demonstrate the inhomogeneity of multi-dimensional phase space. Furthermore,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new RRs can describe intraseason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rainfall anomalies, which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RRs and the conventional seasonal mean rainfall patter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distributions of the RRs events, as well as the 40-year panorama of the RRs occurring are also investigated, which further document rationalit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RRs with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and are likely to present more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previous classical rainfall patterns.  相似文献   
954.
PRISM在松花江流域降水分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松花江流域46个国家基准站的年降水资料和分辨率为1k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考虑了距离和高程权重,利用PRISM(Parameter-elevation Regression on Independent Slopes Model)内插方法计算了松花江流域2000-2004年各年降水量,通过Arcinfo输出了含有地理信息的降水量分布,细致地反映了松花江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对所用气象站点数据作了交叉验证,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55.
江苏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根据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月气温资料,研究了江苏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近40a来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其中冬季3个月(12月一次年2月)升温最明显,夏季7、8月降温明显。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有降低趋势,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趋势不明显,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气温快速升高,因此,年、春、秋、冬季最高温度出现在90年代。其中夏季气温在9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夏季最高出现在60年代。2)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变化幅度上,春、秋、冬和年平均气温在全省都是升高的,其中苏南和江苏北部的徐连地区春、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最明显,秋季苏南地区升温最明显;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有下降趋势,其中东部沿海和西南部降温最明显,而北部部分地区则有弱的升温趋势。  相似文献   
956.
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高俊院士、王家耀院士主持的“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创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新体系”项目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依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吸纳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传统地图学信息化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独创性和创新性显著。  相似文献   
957.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信息在国土、规划等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其容量也呈几何级增长,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分发空间数据,成为深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必要前提。本文以作者实际工作为基础,介绍了利用ESRI公司最新产品ArcGIS Engine开发包设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58.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怎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的特点,使地理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城市规划服务进行了论述,并简单阐述了城市规划辅助系统的设计,使城市规划更合理和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959.
江苏省气象局布置由50台卫星定位探测仪组成的观测网,可以读出高空水汽的细微变化。全天候给气象专家提供最新的资料。不仅能测出水汽多少,还能测算空间电离层的细微变化;不仅可以提高对暴雨预报的准确率,还可以探测空间气象,为卫星发射、卫星通信提供服务,减少暴雨漏报次数。  相似文献   
960.
目前,国务院批准首个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并开始组织实施。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起完善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规划确定了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和空间大地控制网,进一步完善高程控制网、重力基本网以及相应的地面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全国的新一代高精度、动态测绘基准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国外卫星资源和我国自主测绘卫星,实现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全部陆地国土的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