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27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兴安岭五岔沟地区中生代粗安岩中的斜长石晶体具有多次熔蚀现象并发育环带结构。长石分类图表明斜长石主要是拉长石,其次为更长石和中长石。通过探讨斜长石环带的成因,认为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Fe、Sr、Ba等)可用来判断斜长石反环带的形成机制。最后根据斜长石环带特征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做出斜长石环带间微量元素Fe和Sr随An的变化曲线,得出该区斜长石在其结晶过程中经历了3次岩浆混合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大兴安岭北段宜里钼矿岩石成因及成岩成矿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里钼矿为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具大型钼找矿潜力的中型钼矿床,赋矿围岩为晚古生代花岗岩和卧都河组地层,矿区深部发现有晚期花岗斑岩脉,其成矿可与"体中体"模式对比。矿区内晚期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岩石具有高SiO2、富K2O+Na2O和相对高的Al2O3,低MgO、TFeO、CaO的特征,K2O/Na2O=0.76~1.27,A/CNK=1.02~1.23;微量元素富集Rb、U、K、Pb等LILE,相对亏损Nb、Ta、Ti、P和LREE等HFSE,(La/Yb)N=11.09~22.41,重稀土明显亏损,无或弱Eu异常(δEu=0.63~0.92),且具低Ni、Cr含量和Mg#,高Sr/Y比值,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亲和性。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精细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矿区内晚期花岗岩的侵位年龄集中在132.43±0.61~134.46±0.58Ma,属早白垩世。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显示,成矿年龄为131.8±1.5Ma,较岩体侵位年龄晚2.7~0.6Ma。结合熔融实验和区域资料,矿区埃达克岩为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体制下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而钼成矿作用的触发机制主要是埃达克质岩浆出熔后,残余的加厚下地壳的拆沉作用,推测矿区深部存在与成矿直接相关的花岗质岩体。大兴安岭北段存在有4期钼成矿事件,分别为加里东早期(510~470Ma)、华力西晚期(300~290Ma)、印支晚期—燕山早期(205~175Ma)、燕山中期早阶段晚侏罗世(150~145Ma)和晚阶段早白垩世(143~129Ma)。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和燕山中期(大兴安岭北段东坡)为成矿高峰期。宜里钼矿即为大兴安岭北段成矿高峰期燕山中期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3.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其北段是中国除新疆以外唯一存在地质空白的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程度低。笔者通过对其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区域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初步认为本区优势内生金属矿产是钼矿、银铅锌矿,其次是金矿和铜矿,潜力矿种是铀矿;以得尔布干、鄂伦春-伊尔施两条深断裂为界,其两侧地球化学背景、成矿环境、矿种及成因类型差异很大,并将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划分为:得尔布干Ⅲ1、大兴安岭西坡Ⅲ2、嫩江Ⅲ3等3个Ⅲ级成矿亚带10个Ⅳ级成矿区。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显示,得尔布干断裂、鄂伦春-伊尔施断裂向北延伸进入了上黑龙江地区,查干敖包-五岔沟-多宝山深断裂带具有铁族元素及亲氧的Ca、P、Mn、Ba、Sr组合,为典型的幔源成分+深海沉积物元素组合特征,断裂NE延伸至多宝山;元素组合表明大兴安岭东坡主要为岛弧-火山沉积建造,而西坡及得尔布干带中南段主要为裂谷-火山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84.
塔源二支线铅锌铜矿床地处额尔古纳地块东南缘,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东段.为确定塔源二支线铅锌铜矿区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对矿区岩浆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笔者在矿区识别出两期岩浆作用,早期发生于(296.1±2.3)Ma(早二叠世),侵入体为二长闪长岩;晚期发生在(136.5±2.1)Ma(早...  相似文献   
85.
大兴安岭塔源金、银、铜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在查证1:2万土壤化探异常柯Hs-16-90Ht时发现的,后经过90年代的两次工作共发现Au、Ag、Cu、Ph、zn单矿体或复合矿体48条,基础储量金312kg、银346t、铜4317t、铅286t、锌8.26t。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金属活动态的理论依据、成晕机制及提取方法,并应用金属活动态提取法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覆盖区对已知矿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在高寒森林覆盖区,利用金的水提取态异常强度低,异常不明显,而金的粘土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异常清晰地反映在矿体上方,异常强度居于中等。金的有机质结合态异常值虽然高,但容易受有机质在样品中颗粒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异常出现多个峰值。总之,利用金属活动态提取法在高寒森林覆盖区进行找矿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异常,但要注意排除过多有机杂质在提取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刚刚过去的2005年,松花江林区国土资源局适应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88.
大兴安岭地区显生宙花岗岩极其发育,本文选择大兴安岭北段新立屯地区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比了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旨在查明其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并探讨其构造意义。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87.2±2.3) Ma和(192.4±1.6) Ma,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新立屯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具有富硅、高碱、富钾、贫镁、低磷、低钛和较低的TFeO/MgO比值等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P、Ti元素,负铕异常不明显,P2O5和Al2O3含量随SiO2的增加而降低,显示出中等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认为研究区早侏罗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火山弧花岗岩构造背景,与蒙古—鄂霍...  相似文献   
89.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Au(Cu-Mo)成矿带内,上黑龙江盆地南缘、腰站断陷北缘与二十二站隆起南缘交接地带. 矿床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Ⅰ—脉状黄铁矿-石英阶段;Ⅱ—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石英阶段;Ⅳ—少硫化物-碳酸盐阶段. 其中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Ⅱ、Ⅲ阶段发育富气相和富液相型流体包裹体,Ⅱ阶段流体发生不混溶,均一温度介于283~394 ℃之间,盐度介于2.56%~7.99%(NaCl当量,质量分数)之间;Ⅲ阶段均一温度介于251~298 ℃,盐度介于2.56%~5.09%(NaCl当量,质量分数),属于简单的NaCl-H2O体系. H-O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S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硫. 十五里桥金矿床为火山岩容矿的浅成中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0.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严重, 气候严寒, 交通极为不便, 野外有效工作时间短, 给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急需遥感手段提高成果质量和效率. 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洛古河等4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 利用SPOT7、Landsat7/8、ASTER等多种遥感数据开展地质矿产解译, 进行遥感影像分区, 建立地层、构造和侵入岩解译标志, 提取羟基和铁染蚀变异常, 结合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划分了成矿有利区, 有效降低了地质矿产调查强度, 提高了调查效率, 增强了调查质量. 表明遥感技术在大兴安岭高植被覆盖区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