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湖北省天空云量的特征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6~1998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了湖北省天空云量,接着分析了天空云量与高空物理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MOS方法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经1999年9~11月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云量变化的趋势,对阴天和晴天之间转变的趋势预报较为正确,但其在应用时仍需加强订正工作。  相似文献   
102.
极光是太阳风能量注入到极区的指示器,从观测视野中准确分割出极光区域对研究极光演变如亚暴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弱监督极光图像自动分割策略,数据标记时仅需指定极光区域的一个像素点即可,极大解决了机器学习人工标注数据的压力.首先利用简单单弧状极光图像训练一个初始分割模型Model 1,然后基于该模型,结合热点状和复杂多弧状极光图像获得一个增强的分割模型Model 2,最后对分割结果做进一步优化.本文对2003—2007年北极黄河站越冬观测的2715幅极光图像进行了分割,并和最新论文结果及人工标签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比较,其中分割结果与人工标签的“交并比”高达60%,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基于OSG的南海岛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OSG开发技术实现南海岛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采用LOD技术和数据动态加载技术提高了系统海量数据的处理效率,实现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动态显示和漫游。融合基础DEM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实现了基于三维可视化空间的信息查询和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及空间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经历了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学算法更加完善,全自动数字摄影技术即将到来,以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处理流程为基础,梳理了涉及的数学理论及算法,并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将控制学、云计算等理论引入算法流程中,以提高航空摄影测量处理自动化程度,为拓展摄影测量领域应用,提高自动化处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高精度恒星孔径测光注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利用孔径测光方法得到CCD图像中恒星仪器星等的全过程,以及使用自己设计的程序对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观测的CCD图像进行实际测量的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亮星(约10mag)的内部测量精度能达到0.003mag,而对暗星(约17mag)达到0.2mag。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总结了一些实验所得的经验,并与测光软件IRAF进行了内部精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全天空可见光图像反演天空辐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娟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10,68(6):800-807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GEO实验室研制和开发的地基全天空成像仪,可实现地基全天空自动化观测,文中首先对全天空成像仪仪器及性能进行介绍.辐亮度是气象科学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气象要素,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是可见光红、绿、蓝三波段辐射信息的灰度值图像,因而无法直接应用到气象研究中.为能够从灰度值图像中获取天空辐亮度信息,文中详细介绍了与亮度反演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标定实验,包括儿何标定、光学标定,以标定参数为基础并结合全天空仪器成像原理提出了一个由可见光灰度图像反演相对天空辐亮度分布的算式算法.文中还利用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观测站(39.75°N,116.96°E)同时观测的全天空成像仪以及CIMEL光度计所观测的天空辐亮度数据(440 nm波长),对该反演算式进行检验和比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天空辐亮度分布反演可行,该算法将灰度图像与天空辐亮度建立了联系,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与数值模式模拟工作的相互对比和验证,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在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全天空测云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天气现象,在大气辐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云的形态、分布、数量及其变化标志着大气运动的状况。云的观测对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业务上尚未实现云的自动观测,单点测量云高的仪器已经较为成熟,然而云量和云状的自动观测仪器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文中总结了目前地基全天空测云仪器现状,分析了全天空云图获取、镜头保护、云点识别、云量计算、云高计算和云状识别等几个测云技术问题,最后从相关测量技术和产品应用角度做一定的思考和展望,认为需要从提高仪器性能、加强云高测量技术攻关、建立器测云分类标准等方面推进全天空测云仪器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8.
三维辐射传输模式分析非均匀云对天空辐射场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霍娟  吕达仁 《大气科学》2009,33(1):168-178
为了解非均匀分立云体分布状况下的天空辐射场与无云晴空辐射场的差异, 本文借助一个三维辐射传输数值模式SHDOM模拟了离散云块分布条件下的天空辐射场分布, 重点分析不同云况分布情况下“非云”大气的辐射分布特征, 并将该区域与无云晴空大气辐射场的相同区域进行了比对。工作主要从辐亮度以及450 nm/650 nm的辐射比两参数入手进行讨论。研究发现, 相对无云晴空大气, 云的存在会对周围“非云”大气散射辐射产生影响, 影响程度与云量、云及气溶胶光学厚度等参数相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云量不太大的条件下, 无云视场空间的大部分辐射值与无云晴空相比变化很小, 集中在±2%之间。这一结果表明, 已有的一维均匀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运算结果所得云与非云相元的判据基本适用于非均匀分布的有云大气。另一方面, 模拟结果表明我们也完全可以利用非均匀有云大气中的无云视场观测结果进行大气气溶胶等晴空大气光学特征的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9.
要实现图库数据同步快速更新,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数据基础支撑,建立一套科学的技术体系,使2种成果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通过分析目前建库和制图数据生产和管理的现状,提出图库数据一体化更新的支撑基础,并以MapStore图库数据一体化生产软件为例,提出图库数据一体化更新的技术流程,同时阐述利用MapStore软件进行图库数据一体化更新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0.
MapStore软件是以面向对象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作为数据模型基础的,该模型对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实体数据、几何数据、符号数据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实体3个部分的内容。不同数据的编辑操作在不同的视图环境下进行,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数据生产和加工的统一,对制图与建库数据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