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在分析标准地图服务系统需求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标准地图子系统和自助制图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进一步阐述了福建省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福建省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可以在满足公众对标准地图的需求、引导公众树立国家版图意识、规范使用正确的地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市、县标准地图服务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2.
多核学习算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灰度图像、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等相比,高光谱图像因具有很强的分类识别能力等多方面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促进多核学习算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的应用,本文对多核学习算法及其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首先在回顾核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多核学习框架,其次对多核学习核函数组合方法进行综述,随后根据求解多核学习组合系数方法的不同将多核学习分为两类:固定规则的多核学习算法和基于优化的多核学习算法,并对两类多核学习算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各类算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应用进展。同时,为了便于研究者对多核学习算法及其在高光谱图像分类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对常用核函数和高光谱图像数据集进行了整理归纳。最后,讨论了多核学习算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全天空成像仪(total sky imager 440,TSI-440)可以实现白天全天空云量的持续自动监测,时空分辨率较高,得到的云量计算结果更精确.首先介绍了TSI-440的基本原理和资料格式,并基于太湖地区2008年5-10月的TSI-440资料及无锡站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详细地分析了不同天气情况下图像的成像特征及云量的计算误差.结果发现:图像的成像特征与能见度密切相关,红蓝比值随着能见度的减小而增大.另外,仪器在处理阴天图像及复杂天空(多云)图像时,易造成一定的云量计算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直方图分析,重新选定了红蓝比阈值(晴空点阈值0.62,云点阈值0.66),基于新阈值计算的云量结果较仪器自带的处理结果更为准确,减小了因天气状况不同而产生的云量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54.
利用广东省深圳市22个气象站2013-2017年共5年的逐时气象观测数据, 计算了舒适度指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天空开阔度和社会人口、经济数据对深圳各区分类, 对比分析不同发展进程的3种典型区域的舒适度指数以及舒适、不舒适日数和日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深圳舒适度指数分布具有较明显空间差异, 舒适日数最多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东部。深圳的天空开阔度(Sky View Factor, SVF)空间分布与夏季舒适度指数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关联, 夏季SVF数值较小的地区通常更趋向热不舒适。发达地区的舒适度指数明显大于新兴发展地区和未发展地区, 5年的舒适度指数时间序列表明, 新兴发展地区的夏季舒适度指数变化幅度最大, 这与近5年新兴发展地区发展迅速有关。3种典型区域的舒适度指数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 这与全球变暖和珠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进程关系密切。此外, 发达地区和新兴发展地区的舒适度指数日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未发展地区。   相似文献   
55.
光污染和光学天文台址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天光背景对光学天文台的背景,综述了造成光污染的主要途径,介绍了防止光污染的几个主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上对天文台址的保护立法,提出了减少污染的主要措施。为国内进行光学天文台址保护采取措施以至(国家的或者地方的)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增量式多视图几何三维重建对最初始的视图重建要求高,在后续重建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捆集调整,因此,最后重建的精度和效率都不高。非增量式三维重建对初始视图重建的精度要求不高,首先求出所有的摄像机参数,通过全局方式一次性计算目标三维点,在重建的精度和效率上要明显优于增量式三维重建。非增量式三维重建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精确的求出视图的全局旋转矩阵,为了提高全局旋转矩阵的计算精度,使用最优随机抽样一致方法(A Contrario-Random Sample Consensus,AC-RANSAC)来去除三维重建中错误的二视图关系,与传统的RANSAC设定固定阈值相比,AC-RANSAC能够自适应的设定阈值,避免了不同阈值对重建结果的误差影响。本文编程实现了非增量式多视图几何三维重建,并分别使用增量式和非增量式重建方式对一组无人机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非增量式三维重建效率高、精度高,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57.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可以快速获取站场、现状地形的三维数据,后期通过拼接形成完整的点云数据,经过正射投影后可在CAD中采集出该地形、现状二维线画图经过测试,该方法可成为现状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8.
59.
2019年12月2日01时沈阳国家基本气象站(沈阳站)气温1 h内异常回升了6.5℃,利用常规和加密地面观测站实况、NCEP再分析及沈阳站逐小时风廓线雷达资料,从系统配置、热力学诊断、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对此次异常升温事件成因进行精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站异常升温阶段,超低空到近地面暖脊过境造成辽宁大部分地区出现气温回升,暖脊过境是引发沈阳站午夜时分异常升温的原因之一;沈阳站位于沈阳市的东南部,当地面风为西北风时,风从温度相对较高的城区吹向郊区,造成沈阳南部郊区各站气温回升,与北部郊区对比得出升温幅度约为3—4℃。城市热岛中心向下风方漂移是沈阳站气温骤升又一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气温回升前的温度基础值对气温回升幅度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回升前的基础温度越低,则回升后造成的升温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60.
天空云量预报及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使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利用2001年5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武汉市地面、高空观测值及欧洲中心的24小时预报场等资料,通过按不同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进行交叉验证的方法,分析了SVM和ANN模型的预报能力和鲁棒性;然后再用全部样本资料建立预报模型,来预报2005年1月1日~5月31日武汉市天空云量。交叉验证和实例预报的结果显示:虽然SVM和ANN模型都表现了较好的预报能力,但SVM的预报能力高于ANN方法,且在计算速度上有ANN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