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730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林筝 《测绘通报》2016,(4):124-127
全景地图作为移动测量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空间数据更新。本文将全景地图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结合,进行了街道地名地址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标准地名地址库;通过建立地名规则库和地址匹配引擎,将非标准地名进行分词处理后与标准地名地址之间对应匹配,最后发布地名服务,实现了匹配结果的在线查询和定位。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半全局约束提高立体影像匹配的可靠性,提出多片前方交会优化迭代方法来剔除可能的匹配错误,有效融合多视影像的冗余信息,获取可靠密集的三维点云。在此基础上,利用Poisson表面重建方法重建出三维模型。2组近景影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获取具有纹理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993.
以空间离散点集Pn={P1,P2,…,Pi,…,Pn}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三维建模算法。在预先约定外法线方向和优化原则(最小角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建模。第1步,对点集进行同位点的剔除,并建立K-邻近邻接表;第2步,确定权重的计算方法,并计算虚拟中心点、各点相对于虚拟中心的向量及其长度范数;第3步,求定起始边及起始面片;第4步,遍历K-邻接表,选择当前待插入点,分三种情况讨论了待插入点与已有面表中面片和已有边表中边的关系,进行插入和格网优化操作,直到主点集中的点都处于“已使用”或“同棱点”的状态;第5步,处理“同棱点”。通过上述环节完成对空间离散点集的三维建模操作,最后用C语言对算法进行了实现,并采用相关的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随着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对跨部门数据需求的增加,部门间数据共享成为必然,地址编码凭借其能快速将文本形态的业务数据空间化的技术,逐渐成为了丰富共享数据、推进应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太原市为例,研究并实践地名地址标准库建设→地理编码技术实现→地名地址数据更新模式→地名地址数据应用等一体化建设。期望能为数字城市建设和部门信息共享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海底电缆(OBC)采集方式的出现,导致OBC采集与拖缆采集数据进行拼接成为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采集方式不同,数据在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消除和减小这些差异,为后续的地质解释和油气预测提供便利,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子波域的1范数匹配滤波方法来计算匹配滤波因子,以用来提高OBC数据和拖缆数据的匹配精度,改善连片处理的数据品质,为后续的地质解释和油气预测提供便利.通过实际资料检验,子波域匹配滤波方法在OBC与拖缆数据拼接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平均导数方法的声波方程频率域高阶正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阐明了基于旋转坐标系的频率域正演算法只能适用于相同横纵向空间采样间隔的局限性,并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平均导数方法(average-derivative method,简称ADM)的25点有限差分格式来实现声波方程频率域高精度正演.这种基于平均导数方法的算法将声波频率域方程中空间导数项的差分近似表示为正交方向上5个网格点的加权平均形式,能适用于不同的横纵向空间采样间隔,因此能作为四阶声波频率域正演的一种统一格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通过优化方法求取空间导数项和加速度项的加权优化系数,从而使数值频散达到极小化,每个波长所需要的网格点数在1%的误差范围内仅为2.78个网格点数.本文通过引入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简称PML)吸收边界条件,有效地消除了人工边界反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本文25点ADM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Lebedev网格改进差分系数TTI介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交错网格-Lebedev网格(LG)进行TTI介质的正演模拟研究,避免了Virieux标准交错网格(SSG)算法在处理TTI、单斜等各向异性介质时波场插值引入的数值误差,提高了模拟精度.在方法实现过程中,本文针对有限差分正演模拟面临的网格频散与边界反射两个关键性问题分别做了优化,并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与可行性:(1)结合最小二乘思想推导出新的频散改进差分系数(DIC),该系数比Taylor系数更能有效地压制粗网格引起的数值频散,可以节约内存,提高计算效率;(2)将分裂的多轴完全匹配层(M-PML)吸收边界条件引入到LG算法中,解决了传统PML边界条件在某些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不稳定现象并且具有较好的边界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震群活动时,短时间发生大量地震,不同地震事件的记录波形相互交叠影响,易造成地震目录的遗漏,对震群发震构造分析等研究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针对2013年3月3日至5日在河北涿鹿发生的微震震群,利用匹配滤波技术,以地震台网观测目录所记录地震事件的波形为模板,在连续波形记录中搜索与模板相似的信号,从而检测台网目录遗漏的地震.利用波形互相关标定新检测到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进而对其震中位置和震级做出估计.计算结果显示,通过互相关扫描检测到52个地震台网常规分析遗漏的地震,约为地震目录给出的45个事件的1.16倍.检测到的遗漏地震震级估算为ML0.1~0.9,通过震级-频次统计分析,加入遗漏地震后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在ML0.3~0.8范围内有较明显的改善.根据地震事件精定位结果,推测此次震群的发震构造为北西走向倾角较大的断层,施庄断裂为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99.
黄建平  杨宇  李振春  田坤 《地震学报》2014,36(5):964-977
传统的完全匹配层技术是一种能够较为有效地消除边界反射的边界条件,但是当表层为泊松比较高的自由表面时,该技术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针对传统的完全匹配层技术固有的不稳定和掠射情况下吸收效果不佳等缺陷,发展了多轴完全匹配层、卷积完全匹配层以及将两者结合的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等3种边界条件.本文介绍了水平自由表面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传统、多轴、卷积和多轴卷积等4种完全匹配层条件的原理,通过二维半无限空间模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对比,分析了几种自由边界实施方法在这几种完全匹配层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通过提取单道波形与解析解进行对比,定性分析了水平自由表面几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 结果表明,泊松比和水平自由表面实施方法对波场模拟效果及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稀疏化方法由于能够实现地震信号的高精度分解,已经成为重要的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目前地震信号稀疏分解常采用的方法是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但所得结果不够稀疏.针对此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加权提升搜索算法(Repeated Weighted Boostmg Search,RWBS)的快速分解方法.首先,根据地震信号的频谱图缩小频率搜索范围;然后,将搜索算法RWBS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方法相结合,就得到一种快速的稀疏分解方法,将本文的方法应用到人工合成和实际的地震数据处理中,并与MP和OMP追踪算法作比较,说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地震信号分解在稀疏度和分解速度方面都有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MP和OMP分解算法相比,在满足相同的分解精度条件下,RWBS算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分解的稀疏度,而且提高分解速度.与OMP算法相比较.基于RWBS的新方法分解所需的时间减少了约87%;与MP算法相比较,新方法分解所需的时间减少约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