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以汉字为基础的日本文化,现如今因"地名"而走到了岔路口。其主要表现就是"假名地名"的流行,使"汉字地名"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日本由于市町村的合并,整个日本的行政地名发生了大规模的、急剧的变化,产生了很多平假名地名、片假名地名以及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汉字地名。地名的合并是必然  相似文献   
112.
夏季催化对流云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野  冯静夷  蒋年冲  吴汪毅 《气象》2008,34(1):41-47
对"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中3次催化作业过程,催化云和对比云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云的平均维持时间比对比云长51.2%,平均回波面积比对比云多17%,催化云每个体扫的平均总液态含水量要高于对比云,整个维持时间的总液态含水量高出对比云46%.从而认为:催化作业可以达到增加回波面积,延长回波的持续时间,增加云中液态含水量的目的.并且,从其中一组对比中发现,对流云催化作业要掌握好催化时机,对于处在减弱期的对流云,催化作业达不到增加含水量、延长生命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3.
利用高分辨率f平面正压拟谱模式,分析一个β中尺度涡对双台风相互作用影响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β中涡的存在可以使原本排斥的两个DeMaria型台风涡旋合并;β中涡改变双台风相互作用终态的物理机制是:初始时段处于某一台风涡旋正影响区内的β中涡,构成了非对称涡度场,进而在该台风涡旋内部产生指向另一个台风涡旋的气流。该气流如果足够强,则会使两个台风的中心距离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合并临界距离之内,触发双涡合并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结合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引用人工影响天气数值实验的人工冰核浓度等有关参数,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及回波顶高度(ET)等导出产品合理地应用于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计算公式中,解决了以前人为或间接估计对流云作业区体积及其含水量的难题,提出客观定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的初步方案,并以其计算的用弹量为主要参数设计火箭作业参数指挥界面.经2005年一次增雨作业应用检验,证明结果切实可行,对节约人工影响天气成本,有效指导对流云火箭增雨防雹作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夏季江淮区域对流云合并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雯  黄勇  汪腊宝 《高原气象》2010,29(1):206-213
利用2001—2006年夏季(6~8月)GMS和FY-2气象卫星资料,分析了江淮流域对流云合并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合并对云体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夏季江淮流域对流云合并频发,具有典型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与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首先,江淮流域对流云合并分布与中尺度地形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在区域内有3个高发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洪泽湖-皖东丘陵区域,发生概率分别为28%,23%和16%。其次,对流云合并通常发生在6月末至8月初,并在7月末出现一个峰值。在日变化中,在对流云产生2h后的06:00(世界时,下同)出现一个峰值。(2)在划分的4种合并类型中,两云团或多云团的简单一次合并最多,占87%。(3)对流云合并能明显影响云的发展,80%以上的对流云合并过程中,云团在合并后面积和强度都得到发展,且生命史更长,平均持续时间达6.2h。实况分析表明,对流云合并是引发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16.
By use of a three-dimensional compressible non-hydrostatic convective cloud model with detailed microphysics featuring spectral bins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liquid droplets, ice crystals, snow and graupel particl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hydrometeors in a supercell observed by the (Severe Thunderstorm Electrification and Precipitation Study) STEPS triple-radar network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bin model is also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CN concentration 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ercell. It is found that the CCN concentra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concentration and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droplets,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ce crystals and graupel particles. With a larger number of CCN, more water droplets and ice crystals are produced and the growth of graupel is restrained. With a small quantity of CCN the production of large size water droplets are promoted by initially small concentrations of water droplets and ice crystals, leading to earlier formation of small size graupel and restraining the recycling growth of graupel, and thus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large size graupel (or small size hai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oth the macroscopic airflow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large size graupel (or small size hail). In regions with heavy pollution,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CCN may restrain the formation of graupel and hail, and in extremely clean regions, excess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of CCN may also limit the formation of large size graupel (hail).  相似文献   
117.
利用2007年8月8~9日陕西中部一次超强雷暴天气的闪电定位资料、 天气图、 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 从动力学、 物理学等方面分析了此次强雷电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 远距离台风外围的低层偏东气流到达陕西中部, 增强了低层的水汽和能量, 对大暴雨和强雷电天气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α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期是产生高密度大强度雷电的主要时段, 雷电主要发生在TBB≤-60℃的云区; 产生强雷电的雷达回波强度达到50~60 dBz, 垂直液态水含量VIL为60~70 kg/m2, 云顶高度达到或超过15~17 km; 雷电的产生主要与对流云低层辐合区水汽通量的大小有关: 低层辐合区水汽通量比较小时, 有利于雷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8.
廖燕萍 《广西地质》2010,(12):24-25
在美丽的西江河畔,广西东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内河港口城市——贵港市。贵港市现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全市土地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490多万,其中耕地36.73万公顷。贵港市国土资源局由原市土地局、矿产局合并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19.
对流云增雨作业效果回波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催化对流云的效果检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难题,它受当前科研水平、仪器装备水平、研究对象复杂性等多方面的制约。该文通过运用加密雷达资料对一次对流云催化作业个例的效果进行分析,采用目标云和对比云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根据雷达回波各种参数的变化来判断催化作业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目标云在降水、生命期特征、回波垂直特征参数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对比云明显的差异,从而推断本次作业达到了增加降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0.
张振宇  刘晓烨 《四川测绘》1995,18(3):130-132
本文对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关地块分割与合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适合计算机处理又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