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344篇
大气科学   378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利用Bern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结合湘鄂川测区B级GPS控制网数据试算工作,就数据编辑、单差选择方法、对流层估计方法及对高精度定位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2.
应用几何光学中的射线理论,直观地讨论了准定常波在时间平均基流中的传播,解释了定常 传播的纬向非均匀性。结果表明:折射指数平方可表示为基流绝对对基流流函数的微商,定常波的传播路径与折射指数平方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GPS定位中对流层折射估计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葛茂荣  刘经南 《测绘学报》1996,25(4):285-291
本文首先讨论了GPS相对定位中的对流层折射2估计的单参数方法,多参数方法,分估线性方法和随机过程方法。论证了其它方法都是随机过程方法的近似。为了用随机过程模拟对流折射,建立了一种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在此基础上,在GAMIT软件中统一实现了以各种对流层折射估计方法。最后给出并分析了不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赤道西太平洋大气热结构及对流层顶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登俊  吴增茂 《大气科学》1996,20(3):315-326
本文主要利用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实验3”号船的探空资料,经分析发现: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对流层大气平均温度直减率为0.62~0.74℃/100 m,但是,在西风爆发期间,一般不低于0.68℃ /100 m;对流活动的强弱对对流层顶有重要影响;对流层顶与500 hPa、200 hPa等压面温度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平流层下部有逆温层、降温层交替出现的成层现象。 分析还发现,日平均的500 hPa、200 hPa温度、对流层顶、对流层顶上第一逆温层的厚度和逆温强度,都具有20~40天振荡的特征。文章分析认为,上述有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结构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热带西太平洋夏半球大气的状况;积云对流活动对大气对流层中上部温度、对流层顶以及平流层下部的20~40天振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66.
试验结果表明,用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的地震仪测出的路心融化深度,与钻孔测温确定的融化深度相比,其解释误差小于7%。路基和涵洞横剖面的探测结果能反映出融化层变化的主要趋势。不同路堤高度的路基形成的融化横剖面均呈下凹形,而涵洞下形成的融化横剖面则是涵洞中心的融化深度小于两端洞口处的融化深度。因此,地震折射法将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修筑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一种简捷、可靠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67.
文中根据一个二维半地转模式用比容作为等熵垂直坐标,研究由汇全强迫产生的非粘滞、干燥和绝热流体中的高空锋生。初始条件是在地面有温度对比存在的情况下用一给定的连续解析位涡场来确定。由于地面与模式最低几层相交,下边界条件需做适当处理。文中讨论了中低对流层位涡水平变化在高空急流锋系统加强中所起的作用,与暖气团相关的冷气团的去稳作用有助于高空急流强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68.
海水声速的时空变化会使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折射,有效消除声波的折射效应对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在声速剖面已知的情况下,声线跟踪是削弱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声线跟踪方法要求波束入射角为已知,而基于距离交会原理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通常未对波束入射角进行直接观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顾及波束入射角的常梯度声线跟踪水下定位算法,采用搜索法确定波束入射角,通过对声线跟踪与定位解算的迭代计算,实现波束入射角和目标坐标的渐次修正。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迭代求解超越方程的解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利用声速剖面消除了声线折射效应的影响,且解算法计算效率优于搜索法。  相似文献   
69.
张丽霞  周天军 《大气科学》2020,44(1):150-167
夏季亚洲对流层温度异常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紧密相关并可能作为降水的有效预报因子。基于欧盟ENSEMBLES计划的季节预测试验耦合模式每年5月1日开始的回报试验,分析了其对1960~2005年夏季亚洲对流层中上层温度(以200~500 hPa厚度替代,简称对流层温度)年际变率的预测结果,发现模式集合平均对夏季亚洲对流层温度年际变率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可以合理回报其前两个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主导模态(EOF1、EOF2),只是未能回报出EOF2高纬度的温度异常,模式集合平均预测的第一模态主成分(PC1)和第二模态主成分(PC2)与再分析资料的时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3和0.77。再分析资料中前两个EOF模态分别由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发展年印度夏季降水异常所激发的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和ENSO衰减年西北太平洋夏季降水异常对应的太平洋—日本遥相关波列导致。ENSEMBLES计划可以合理预测出相应的海温异常及遥相关波列,进而合理预测出前两个EOF模态。对流层温度PC1和PC2分别表征了欧亚大陆与周围海洋之间的纬向和经向热力对比异常,模式对由PC1的预报技巧远高于前人定义的纬向热力对比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对前人定义的经向热力对比指数的预测技巧与PC2相当。将PC1和前人定义的经向热力对比指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中国夏季降水的动力—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交叉检验的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显著提高了东北和长江流域上游夏季降水的预报技巧。本文提出的亚洲对流层温度年际变率的EOF1及PC1,既能较好表征纬向热力对比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显著相关,又能被模式合理预测,可以作为我国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降水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0.
本方法特点是:即使同一圈卫星观测资料点数再多,只需计算一次观测站坐标。本文公式推导不需要球面三角学基础知识。为了提高卫星地面坐标计算精度,给出地球自转改正、地极移动、SLR系统时延、大气折射、卫星质心改正和跟踪望远镜各项动态系统差修正公式。实际需要计算的式子仍然简洁而且三角函数和四则运算次数比其它方法少。本方法首先用于检测上海天文台SLR跟踪望远镜动态系统差的试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