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雷电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之一,春夏季是雷暴活动频繁期。原因是近地面空气受热变轻而上升,上升气流中的水分在对流层遇冷凝结形成积云,积云中大量的水滴、冰晶及尘埃等在运动中产生正负电荷,当带正电荷的积云和带负电荷的积云聚集到一定量时,形成较大的正负电位差,差达到一定限度时,便冲破空气的绝缘层形成云间放电,而进发出强烈的电弧光,这就是闪电。出现闪电时由于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迅速膨胀且电离水汽产生氢氧剧烈燃烧,产生强烈的爆炸声即雷暴。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空间尘埃等离子体的K-H不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要的综述.总结了尘埃等离子体K-H不稳定性研究的多元等离子体模型和尘埃粒子充电涨落情况下的尘埃等离子体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在空间研究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该课题的研究前景.指出,尘埃等离子体的MHD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目前对尘埃等离子体K-H不稳定性的研究仅局限于简单物理模型的线性理论探讨.当尘埃带电变化的阻尼效应很强时,其非线性效应的数值模拟将变得更有意义.尘埃颗粒的带电涨落与质量和体积变化也将使得这门学科更具有挑战性.随着对彗星大气和行星环等空间环境的卫星探测资料的积累,尘埃等离子体K-H不稳定性研究的理论模型将更接近空间物理真实.  相似文献   
83.
北京风沙天气基本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郭发辉  郝京甫  宣捷 《气象》2002,28(8):51-54
为了研究自然地表面向大气排放尘埃的源强分布,对北京1961-2000年的风沙天气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从防治大气尘污染的目的出发,对影响自然地表起尘速率的某些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本对一批中心星光度大于10^3L⊙质量大于7~8M⊙的大质量年轻星体(YSOs)进行了研究,利用近几年对这批源进行的JHK波段的观测以及其它台站的红外测光和IRAS点源资料,得到了这批源的红外能谱,根据它们在7-23μm间的低分辨率光谱(LRS)确定了其尘埃粒子的类型,并将其分三类;(1)具有9.7μm的硅酸盐特征;(2)具有11.3μm的PAH特征;(3)特征不明显或谱噪音较大,本采用球对称  相似文献   
85.
In the strdy of the source material of granites ,it is found that cosmic dust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indicators for identifying the genetic types of granites.It is suggested that granites can be grouped into two genetic types, dust-barren granite and dust-containing granite, corresponding to I-type and S-type respectively as defined by Chappell et al.  相似文献   
86.
岁月     
  相似文献   
87.
钻自西昆仑山崇测冰帽海拔6530 m的18.7 m冰芯提供了近百年间的尘埃沉积记录.冰芯记录覆盖的90 a间尘埃表现出持续下降的总趋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1930年之前,1930-1960年和1960年之后,尘埃浓度的降低是量级上的.几个突出的尘埃阶段出现在1900年代早期、1910年代、1920年代后期和1940年代早期,它们分别以约2.5×106、2.7×106、2.5×106和1.5×106粒·mL-1的高浓度为特征,而1970年代则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浓度(5×105粒·mL-1).就年份来看,突出的高尘埃浓度出现于1906,1915,1919和1943年.根据微粒的粒径资料分析,局地输入的尘埃分量约占总值的17%,剔除后可以得到中、大尺度范围的大气尘埃沉积通量.根据后60 a资料建立的通量平均值为913μg·cm-2·a-1,大气尘埃随时间的每10 a下降速率为-124μg·cm-2,它可反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对流层中上部的大气尘埃通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8.
何为尘埃环太阳系平面——黄道面——上存在大量尘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秋季黎明之前或春季日落之后,寻一暗处就不难看到阳光散射这些尘埃的产物一一黄道光。在理想的暗夜之下,甚至还可以看到沿整个黄道分布的暗弱光带,它也是夜空背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
行星际尘埃遍布太阳系中,是太阳系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来自太阳系小天体(如彗星和小行星)的物质剥离损失,因此对其探测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小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它们在行星际空间因太阳风等离子体的碰撞以及太阳辐射电离而带电,因而会影响周围的等离子体.?行星际尘埃诞生后在万有引力、光压、玻印廷—罗伯逊作用以及洛伦兹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从弱湍动等离子体理论出发,由Vlasov方程导出了Maser效应作用机制下共振波的演化规律;并且讨论了尘埃等离子体电子束入射情况下,共振Langmuir波的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Maser效应比其它不稳定性(如本文中论及的束流不稳定性等)能更好地解释空间中的反常Langmuir辐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