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1篇
  免费   3608篇
  国内免费   3755篇
测绘学   2011篇
大气科学   1873篇
地球物理   5131篇
地质学   8088篇
海洋学   2670篇
天文学   351篇
综合类   1258篇
自然地理   2082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770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1135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1010篇
  2011年   1004篇
  2010年   967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840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803篇
  2002年   790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471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456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329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4篇
  195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本文分析了地壳Q结构对于实测Q值结果的影响。对已发表的大部分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射线路径与Q值显著相关。因此,在对实测的Q值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解释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地震波频率的影响,还应对射线路径—距离效应进行分析和校正。本文还按照现有中国大陆地壳速度模型计算了地震射线在水平层状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及震中距与射线最低点深度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华北及西南部分地区地壳Q结构。  相似文献   
993.
天水地震区地壳浅层速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94.
995.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相似文献   
996.
997.
区域化探异常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区域化探异常图示、异常评序、可能成矿元素、综合解释及成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这对异常深入的剖析研究,确定异常检查范围及成矿预测都十分有益。数据处理系统是在无 X—Y 绘图仪的 PC 微机上实现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类处理分析的程序软件。  相似文献   
998.
在金属矿勘查中,常遇到矿体引起的异常与岩体、磁性岩层、区域构造等引起的异常彼此重叠,或由不同埋深和旁侧矿体引起的异常相互叠加。一般来说,磁性矿体较之围岩具有较强磁性,其所产生的异常峰值高、强度大,很容易从叠加场中加以识  相似文献   
999.
随场地指数连续变化的标准反应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建议用场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场地评定指标,以模糊推论的综合评判导出的场地相对隶属度作为场地指数,通过场地指数确定标准反应谱,并将它表示为与场地相关的连续变化形式。文中研究了水平向和竖向反应谱形状的关系和远近震的影响。本文建议的反应谱,是以国内外直至近年取得的大量强震记录的统计分析为基础,比较符合新近的地震动特征研究结果和大量的震害经验,可供制订工业构筑物、电力设施和铁路、公路等专业工程方面的抗震设计规范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西部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各向异性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明显的低速层,地壳平均速度比较小;上地幔低速层埋深大且层中速度大;区内横向变化小.构造活动区如天山、青藏高原,其突出的特征是下地壳厚度大且速度大,上地幔盖层速度值相当高.这与西伯利亚、印支板块的挤压有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北、东边缘地区壳内存在低速层,上地幔低速层埋深浅,一些地区存在壳幔过渡层.面波各向异性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天山及印支板块北缘下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以构造边缘地区及上地幔低速层附近最为突出.印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大陆间的碰撞引起强大的水平压力和一定的下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隆起、地壳增厚、天山隆起的最根本的因素,同时也促成壳幔中辉石、橄榄石的定向排列和物质运移,因而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