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Tourism can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for residents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It is a good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ourism impact by means of investigating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it.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previous authoritative studies. However, owing to inherent imprecision, difficulties always exist in some conventional methodologies when describ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or measured uncertainties for real-world randoln phenomena.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esent the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ourisln impacts. At first, basic attributes and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of tourism impacts are defined and formed. Secondly, the weighted vector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experts. Thirdly, the weighted evaluation matrices are aggregated to get the fuzzy sets of tourism impacts. In the last stage, the final fuzzy sets are defuzzified to get the rank of th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ourism impacts. A case study in Jiuzhaigou National Park of China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212.
为探索一条符合方城县农村“空心村”实际的治理措施,近期,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专业队伍,选择山、岗、平原和经济基础条件具有代表性的6个自然村作为调查样点,采取逐户逐块测丈、走访座谈、综合分析的办法,对居民建房用地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213.
针对目前居民地要素匹配中相似性度量权值设置较为随意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层次分析法匹配面状居民地的方法。首先,根据相似性指标确定相似性权值;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使权重的计算变得合理,进而生成综合指标评价模型;最后实现居民地要素匹配。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14.
形状是居民地要素最基本的几何特征之一,也是居民地匹配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居民地形状度量方法无法度量非1∶1对应情况形状相似性的问题,首先对待度量居民地实体(群)组合进行方向、位置、大小一致化处理;然后借鉴规则格网索引的思想,对组合建立适合的规则格网并赋予网眼不同的重要性系数;再分析待度量实体(群)内部、边界之间在格网中叠置情况差异性,将其作为两实体(群)的形状差异性,最终获得形状相似性值。将形状相似性与空间位置、面积的相似性通过加权平均获得综合相似性值,作为居民地匹配的依据。利用该形状匹配方法对居民地实体进行匹配实验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进行居民地实体的匹配。  相似文献   
215.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SPSS 18.0和AMOS 17.0数据统计软件对周庄文化旅游地空间生产背景下的居民社会空间感知进行了统计和处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模型以及不同职业和类型居民感知差异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周庄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总体上存在由利益关联、价值效能和情感眷恋组成的三维结构.②在感知次序上,呈现“利益关联→价值效能→情感眷恋”递减分异规律,本质上反映了深层结构是一种经济表层→社会感知→心理感知从外而内的感知规律.居民并未因具有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权能而表现出对旅游开发的全面认同,在社会认同感知和心理认同感知层面还未得到深入,反映的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感知结构.③不同职业和类型居民因参与旅游内容或程度不同对三维结构同样存在依次递减的分异规律,且每类群体间存在差异状态.研究认为,高质量的社会空间感知具有认知结构的全面性,居民社会空间感知结构的不平衡性对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力提出新的诉求,提高居民空间参与程度和感知需要从有限参与→发展参与→充分参与的路径逐步改善.研究对周庄古镇旅游理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216.
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内容。本文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石家庄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例,结合671份有效调查问卷,从分析城市居民现实需求入手,研究城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为确定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和重点提供决策依据。结果显示,交通出行和空气治理是城市公共服务智慧化亟需改善的内容,食品安全则需加强重点环节监管和全过程信息采集,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应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均衡配置,无线网络全城覆盖和网上远程服务是公众的期盼。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公共服务水平距离居民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在政府统筹的引导机制、市场导向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机制等方面还不健全,应从优化顶层设计、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数据决策、强化社会参与等方面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217.
黄河洪水历来是山东心腹大患,严重威胁着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国以来,黄河山东地段虽然确保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仍有44年不同程度地发生漫滩灾情,15年受灾较重。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100处黄河滩区建国后受灾村庄累计达到1.14万个,受灾人口622.90万人,转移滩区群众100.33万人,淹没耕地75.68万hm^2,倒塌房屋36.16万间,粮食减产15.65亿kg,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6亿元。因此,加强滩区安全建设设施管理使其长期发挥效益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18.
李红  塔娜 《热带地理》2022,42(12):2031-2041
以上海市郊区为案例地区,综合问卷调查和多源绿地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高档、低档、近郊、远郊4类社区的社区内外绿地规模与结构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社区的绿地数量与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高低档社区内的绿地差异大于近远郊社区;近郊社区的周边绿地数量优于远郊社区,但公园绿地可达性更差。2)提高社区内乔木和灌木比例、增加社区周边公园绿地可达性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3)低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受到社区内植被覆盖和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显著影响,而高档社区居民对绿地空间的作用不敏感。4)近郊社区居民受到周边绿地规模和社区内植被覆盖的影响,而远郊社区绿地率和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居民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最后,提出对于低档和近郊社区首先需要关注社区内的绿地规划,对于高档和远郊社区应注重社区内外的绿地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9.
同名目标匹配是空间数据融合、共享与集成的关键所在,针对多源居民地面目标空间数据融合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同名居民地面目标自动识别及其同名特征点自动匹配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面目标质心重叠前后的匹配相似度实现同名居民地面目标多重匹配关系的自动识别;通过构建向量方向相似度、面积比相似度与距离邻近度等特征指标,并将其建模为最优化函数,进而采用基于编辑距离的串匹配算法,有效解决了不同匹配关系下同名居民地面目标特征点的匹配问题,进一步实现了居民地面目标的几何纠正。以实测的不同来源导航电子地图郑州市部分居民地面目标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稳健识别多源居民地面目标间各种匹配类型,且能自动匹配同名特征点,二者准确率均在95%以上,可为面目标位置的精确融合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20.
福州市区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福州环城游憩带发展日趋成熟,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需求也日益旺盛,其游憩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福州环城游憩带游憩功能的发挥.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游憩形式、游憩吸引物及游憩区位3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偏好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市区居民的环城游现状,为福州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