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73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InSAR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微波遥感新技术,可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产生、制图和大范围微小地表形变的测量。考虑参考面、地形和地表形变等因素,本文从几何角度分析和讨论了In-SAR的相位分解,并给出了各相位分量的函数表达式,阐述了地表高程和形变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最后以JERS和ENVISAT卫星数据为例,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提取地震形变场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2.
马超  单新建 《地震学报》2006,28(1):98-104
利用现场GPS定位的实测值,在尝试过最小二乘拟合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而采用更符合破裂带形态的线性立方插值函数,在破裂带主断面上,建立起一种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InSAR视线向(LOS)变化量的分解方程,得到了InSAR视线向位移分解的具有唯一性的解析解. 本文的解析法吸纳了GPS定点实测值的精度优势,利用InSAR全天候、准实时获取连续形变场的技术特点,通过数学近似,最终获得了主破裂带上连续变化的水平位错及垂直位错同震形变曲线.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的6.6级地震产生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降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从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出发,求解出此次地震的同震干涉条纹和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场,并从雷达干涉的相干图上清楚的观察到了发震断层的痕迹,得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巴姆断层以西的隐伏断层的结论。然后结合 Harvard 的 CMT(震源机制解)结果、Nakamura 的断层结果(Arg-e-Bam 隐伏断层)以及本文 D-InSAR 求解出的发震断层结果,利用 Okada 程序,计算出此次地震的北、东、垂向三个位移分量,投影得到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将投影结果与由 D-InSAR得到的位移场比较,看到我们所讨论的断层模式可以很好的解释差分干涉雷达的观测结果,可以合理的解释 Arg-e-Bam 隐伏断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破裂断层,通过分析地震的破坏程度分布图,隐伏断层为发震断层的解释可以很好的符合巴姆地震的等震分布图。最后,本文利用 Okada 程序计算得到了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应变场和应力降场。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分析侧扫声纳与单波束测深仪在探测海底障碍物上的优缺点,提出了综合使用两种探测方法、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更精确地测定海底障碍物的位置、长度、宽度、高度等要素。  相似文献   
85.
InSAR高程模型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nSAR高程模型,建立了高程和干涉相位的直接关系,并对公式推导中一般采用的平行射线近似处理方法所引入的高程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星载雷达而言,平行射线近似误差不能忽略。给出了近似误差与基线参数的确定性关系及相应的误差传播曲线,有助于误差纠正和重建高精度DEM。另外,基于改进的高程模型,推导出了高程测量误差传播公式,明确了基线长度和方向对测高精度的影响,对合理选择干涉像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基于局部条纹频率估计的二维高斯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条纹频率估计的干涉相位图二维高斯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局部条纹频率,并用相位噪声的局部标准差评价噪声强度,从而控制滤波器参数实现自适应滤波,并采用仿真数据和SIR-C/XSAR在意大利Etna火山的干涉数据进行试验,将本算法与均值滤波方法和中值滤波方法以及Goldstein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干涉相位噪声,还能够很好地保持干涉条纹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87.
空间VLBI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志强 《天文学进展》1998,16(2):117-134
评述了过去近三十年中空间VLBI的发展.其内容包括空间VLBI的简短发展历史,空间VLBI与地面VLBI的不同、空间VLBI的目前状况和空间VLBI的未来展望。着重介绍了作为首次空间VLBI的VSOP的各个方面情况,并给出了VSOP的连续谱、谱线普查样本,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干涉雷达在DEM测量中的精度影响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为数字高程模型 (DEM)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它具有同时获取三维信息、测量范围广、空间和高程分辨率高等优点。文中首先扼要介绍了干涉雷达的原理 ,然后重点讨论几个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如相关、运动补偿、配准、相位展开等。  相似文献   
89.
邬金华 《矿物学报》1998,18(3):292-297
在偏光显微镜的锥光系统中,垂直二轴品光率体─—圆切面与光轴面交线的切面干涉图此处定义为临界干涉图。结合球面和平面解析法可以证明,这种干涉图消光影一般为双曲线形,但具体形状与晶体2V角及从0°位置(光轴面平行上或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旋转的角度有关。它与已知其它切面干涉图的最大区别是,当晶体从0°位置旋转45°时,消光影为一条与目镜横丝或纵丝夹45°角的直线,它到视域中心的距离随晶体2V角的减小而加大,因而在特定物镜数值孔径和晶体折射率的情况下,只有较大2V角晶体的这条消光影才会处在视域之内。在观察橄榄石和角闪石晶体临界干涉图时证实了它的上述特性。  相似文献   
90.
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是一种全局算法,快速稳定简单易实现,但该算法未绕过相位不连续区易造成误差的全局扩散,导致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针对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最小二乘解缠算法基础上,采用误差迭代补偿技术,补偿解缠误差.仿真和实测相位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解缠精度,且在仿真实验的定量分析中得出,在强相位噪声条件下,该方法的解缠精度比最小二乘算法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