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针对地下溶洞不同枯盈状态下的地震波响应差异问题,选择三种枯盈状态下的溶洞模型进行了一项数值模拟实验。先从弹性波方程理论出发,利用有限差分离散近似,再运用CUDA编程平台进行GPU并行计算,模拟了三种枯盈状态下的溶洞地震波响应。模拟结果表明,P-P波的能量随着溶洞含水量增多而减少,而溶洞尖灭点的绕射现象随着溶洞含水量增多而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52.
多任务中期预报模式T63L16主要利用了银河-2(以下简称为YH-2)巨型计算机提供的多任务并行计算环境,在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T106L19模式版本的基础上,针对YH-2计算机的特点,实现了多任务并行计算,且获得了较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253.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的性能受到处理机数量、I/O速度、通信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增加处理机数量或提高处理机的计算速度,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处理速度,但是通信和I/O会成为影响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了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计算性能的影响,用一种比较典型的大规模数据并行的计算模型,具体分析了处理机数量、处理机速度与处理机间的通信延迟、通信速率以及输入输出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规模并行机的通信和I/O性能与处理机速度与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指出,增加处理机数量、提高单节点处理速度的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关系相应增加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I/O性能。单纯以增加处理机数量、提高单处理机速度提高计算机峰值速度的方法会降低系统的计算效率,不能达到计算速度与计算机处理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4.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及并行计算在南黄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分解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在复杂油气勘探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复杂地质目标偏移成像必不可缺的工具.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并行算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数值计算的效率.本文以南黄海地区为例,描述了运用二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辛几何算法及并行运算的过程并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255.
二维非恒定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二维非恒定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模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了基于消息传递的二维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模型采用广义极小残余算法(GMRES)对方程组进行并行迭代求解,通过分析数据执行时的相关性和检验算法结构的固有串行性,将原有串行算法中的算法元直接并行化。对溪洛渡上游围堰的渗流分析进行了并行数值模拟,并针对水位骤降情况下非恒定渗流进行了并行计算,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对模型进行了加速比测定,可以看出并行计算的效率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56.
区域数值天气实时预报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主要介绍在自行研制的神箭SJ-100并行计算机机群上建立的实时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该系统通过国家气象卫星通信网络获取地面、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T106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资料,并引入北半球海温格点场资料和当地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美国MM5模式,建立了三重套网格,最高水平分辨率为15km的业务预报模式,并于2001年1月开始投入业务化试用。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短期天气预报能力,尤其是降水预报准确率较高,近地面气温、风、相对湿度等要素预报质量好。所提供的预报产品客观、定时、定量、定点,预报产品丰富,且计算速度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7.
并行R树空间索引结构中叶节点的大小是影响索引效率的主要因素,其确定方法是并行R树索引结构性能优劣的关键。本文讨论并设计了一种多层并行R树空间索引结构,文中以系统的查询响应时间作为性能评估指标,给出了并行R树叶节点大小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论证了本文所设计的多层并行R树索引结构是合理的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258.
地震激发地球自由振荡过程的数值模拟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与地球内部结构密切相关,研究地球自由振荡可以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传统的解析方法侧重于本征频率的确定,但对从地震发生到地球自由振荡被激发的全过程难以研究。从弹性波动理论基础出发,试采用谱元法结合高性能并行计算数值模拟特大地震激发的弹性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过程。在不考虑地球重力情况下,对数值模拟激发地球自由振荡的结果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通过对谱结果的观察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到环型振型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准确重现其长周期理论频率值,地球重力对球型振型有重要影响。探讨了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真实重现地球自由振荡激发的过程。以期利用此方法深入探讨地球横向不均匀性对地球自由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9.
基于PC机群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计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地质地貌地区地震成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数据量巨大和计算量巨大的双重困难.以PC 机集群为硬件环境,以MPI消息传递并行编程环境为并行程序设计平台,研究设计出请求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来实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计算,从而解决了动态负载均衡难题,采用的作业登记与分析技术解决了容错处理问题.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程序运行稳定,并行效率高.对我国东部地区某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用请求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比平均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节省了23.68%的时间.  相似文献   
260.
利用分布式计算的高性能计算、传输和存储能力,解决常规集中式大规模GNSS数据处理中观测站规模受限和时效性差的问题。讨论了GNSS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方法、算法设计、处理策略和对已有软件的利用,并对GNSS数据进行了分布式计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线解算中,8个节点的加速比达到了6.39;网平差计算中,4个节点的平均加速比达到了3.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