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测绘学   510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480篇
地质学   907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Give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rr(P) |δs of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V(P) on the surface δ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tellite altitude, by using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method, a fictitious regular harmonic field rrVrr(P)^* and a fictitious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an inner sphere Ki can be determine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Vrr^*(P)could be further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expansion series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because rrV(P)^* could be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due to its regularity and harmony in that domain. In another aspect, the fictitious field V^*(P) defined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could be also expressed as a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Then, the harmonic coefficients contained in the series expressing V^*(P) can be determined, and consequently the real field V(P) is recovered. Preliminary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rr(P) could be recovered based only o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P)|δs given on the satellite boundary. Concerning the final recovery of the potential field V(P) based only on the boundary value Vrr (P)|δs, the simulation tests are still in process.  相似文献   
32.
杨小川  张春 《江苏地质》2008,32(2):144-147
新沂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力大,矿山开采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采矿毁坏土地和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地貌景观破坏严重;采矿掘进面高差大,边坡陡立,埋下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滞后,绝大多数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根据露采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和经济政策措施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3.
图片新闻     
《国土资源通讯》2008,(14):F0002-F0002
7月26日至27日,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上半年国土资源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进展情况、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情况、上半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以及部“三定”规定有关情况,讨论研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座谈会。部领导鹿心社、负小苏、汪民、王世元、甘藏春、王瑞生出席座谈会并分别作了通报。中央组织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二组、审计署资源环保审计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34.
袁纯清会见姚引良参加座谈本刊讯(记者王文昭通讯员刘万翔)5月23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陕西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恢复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5.
5月24日上午,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在四川成都召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的情况,听取了部系统支援四川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和调查的情况汇报,就灾后重建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长甘藏春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36.
6月1日~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带队赴川送服务上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商国土资源支持灾后重建政策。徐绍史强调,国土资源部将举全部之力支持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要继续支持开展地灾应急排查,恢复矿业生产,做好灾后重建土地规划和地灾防治规划修编。要确保灾后重建用地,启动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特殊供地政策,加大灾毁耕地复垦力度,维护群众土地权益。四川省人民政府蒋巨峰省长主持座谈。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汪民参加座谈并陪同考察慰问。  相似文献   
37.
6月3日至4日,带着对巴渝灾后重建和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前往重庆商议灾后重建支持政策,检查地灾隐患排查,并深入重庆、湖北三峡库区检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8.
7月26日至27日,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上半年国土资源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进展情况、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情况、上半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以及部“三定”规定有关情况,讨论研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39.
采用简易、快速、经济的洞壁应力恢复法对某工程边坡勘探平硐洞壁应力场作了系统测试, 并采用FLAC2D软件对测试成果作了斜坡初始应力的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斜坡应力场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分带性, 应力量值随硐深曲线具有典型的驼峰式特征, 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斜坡应力场的系统测试和研究。成果对认识斜坡岩体的变形破裂及卸荷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太湖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的重建:以Pb、Cd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太湖是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通过对4个代表太湖不同沉积环境的湖底沉积剖面的137Cs和210Pb沉积定年,重建太湖湖底沉积物和太湖来水流域土壤Cd、Pb的污染历史。结果显示:1980年以前,太湖底积物中Cd、Pb含量与流域内的自然背景含量相当,1980年以后,湖底沉积物中的Cd、Pb含量显著增高,这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起始时间基本一致,推测工业化进程是湖底沉积物中Cd、Pb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900年以来太湖湖底沉积物中累积含有Cd和Pb分别为146t和25980t,其中苕溪来水提供的Cd和Pb分别为40t、6777t,宜溧河来水提供的Cd、Pb分别为36t、6023t,其他来水(洮、滆、运河)提供的Cd、Pb分别为71t、13179t,其他来水是太湖Cd、Pd累积的主要输入途径。Cd、Pb累积的高峰期为20世纪80—90年代,1980年以来,运河来水Cd、Pb的输出通量为28.26t、3419t;苕溪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3.70t、1585t,其中人为源的Cd、Pb为8.90t、61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4.96%和38.47%;宜溧河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0.09t、1063t,人为源的Cd、Pb分别6.96t和50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8.68%和47.08%,表明太湖流域人类活动所导致的Cd已超过自然剥蚀过程,因此削减工业化进程中的Cd、Pb排放总量,控制太湖运河来水的输出通量是改善太湖底积物Cd、Pb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